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7 21:52:14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梯形 教案 面積
教學內(nèi)容:混合練習(課本第84-85頁,練習十九第11-18題)
教學目標:⒈通過混合練習,理清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熟練地運用公式求面積和解答有關的應用問題。
、苍趶土暸c梳理中學會聯(lián)系,進而提高綜合分析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梳理
、惫降膹土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各種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誰來說說這些公式各是什么?它們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師生共同進行:邊回顧、邊畫圖、邊討論;
⒉教師指出:多邊形的面積公式是互相聯(lián)系,彼此相關的,我們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基礎,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重點,清楚地把握它們之間的同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二、練習鞏固
、豹毩⑼瓿删毩暿诺牡12題--看誰正確率最高!
要求:開列已知條件;寫出相應的面積公式;列式解答。
、餐瓿傻14題
先議:⑴左圖是什么圖形?求面積需要哪些條件?怎么取得?⑵右圖是什么圖形?為什么?求它的面積需要量幾個量?把它們分別量出來。
⒊完成第13和15題
在求得面積之后,怎樣選擇算法求解。
三、綜合提高:
討論:
、牌叫兴倪呅蔚牡讛U大3倍,高不變,面積怎樣變化?如果高也擴大2倍呢?
、迫切蔚牡撞蛔,高縮小2倍,面積怎樣變化?如果高縮小2倍,底擴大2倍,情況又怎樣呢?
、且粋三角形與一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面積,那么三角形底邊上的高一定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高的2倍,為什么?
四、總結:
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關鍵是公式的理解與熟練,同時在選用公式時,尤其注意哪些圖形求面積時要÷2。
五、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的計算
六、教后感:
步測和目測教材87頁練習二十4---7第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了解步測和目測的意義以及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教具學具:標桿
一、談話
上節(jié)課學習了怎樣用工具測定直線和測量距離。在實際生活中,有時沒有測量工具或對測量結果要求不十分精確時,可以用步測或目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進行步測和目測。
二、在室內(nèi)教學步測
。薄⒉綔y就是人走步,然后通過所走的步數(shù)計算一段距離的長度的方法。實際上是以步代替工具進行測量。
。、測定走一步的長度
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是多少。通常先量出幾十米的距離,再用均勻的步子沿直線在這里走三、四次,記好每一次的步數(shù),然后算出平均走幾步,再算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87頁例1,先讀題,再問:這道題先算什么?
求出平均步數(shù)后再求什么?
學生口頭列式,師板書。
。、平測兩地間的距離
知道了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再測出以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所走的不數(shù),你能算出兩地間的距離嗎?
88頁例2
步測兩點間的距離,首先要測自己一步的平均長度,再測出走兩點間的步數(shù)就能計算兩點間的距離。
三、室內(nèi)教學目測
。、測一段距離,除了用工具測量或步測外,還可以用目測。目測是用眼睛估量一段距離,在沒有測量工具和要求測量結果不很精確時使用,還有些特殊情況,如士兵射擊和投彈時也常用。
。、用目測需要經(jīng)常練習,積累一定經(jīng)驗后再進行目測較準確。(閱讀88頁中一段話)
看88頁的圖,這是一幅實物參照圖,圖上給出的是相隔200米,500--600米,700--800米處人的大小輪廓。一般講,距二百米能看清人的臉,距五、六百米能看清輪廓,在距七、八百米只能看出是人但輪廓已不很清楚。
四、室外實地步測
課前在30米的兩端放兩塊磚。
學生用步測的方法先測出每一步的長度,再步測出另兩個磚塊(45米)的距離。
五、室外實地目測
練習:師課前準備好練習設備,讓幾個同樣身高的學生站在標桿處,讓其余學生觀測,再換個方向練習目測,看誰的結果接近實際距離。
。ㄕ`差:10%內(nèi)很好,20%內(nèi)較好,30%內(nèi)較差)
六、鞏固
89頁6、7
分組練習
七、作業(yè)
89頁(4、5)
板書設計:
步測和目測
教后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