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0-06 12:44:5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并會應用解答實際問題.
2.進一步認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明確0在加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并能運用這一定律進行驗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對加法的意義的建立,加法交換律的概括及對它們的理解、掌握.
教學難點
學生對加法意義、加法交換律運用.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44+56 37+23 180+20 42+8+10
12+0 0+17 386+124 124+235
2、導入:以前我們學過了加法的計算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進一步學習、掌握加法的一些規(guī)律性知識,這將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二、探究新知.
。ㄒ唬┙虒W加法的意義.
1、加法的意義.
(1)例1 一列火車從北京經(jīng)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教師提問:這題怎樣解答?
(因為已知北京到天津鐵路長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就是把137與357合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教師提示:把137與357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加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呢?
。ò鍟簝蓚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就叫加法)
教師明確:這就叫加法的意義.
(板書:加法的意義)
。2)練習:小強有125枚郵票,小明有75枚郵票.小強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郵票?
說明理由:已知小強與小明的郵票張數(shù),要求小強與小明共有多少張郵票,就是把兩人的郵票數(shù)合并起來.加法就是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所以這道題要用加法計算.
2、加法等式中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在137+357=494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板書:加數(shù) 加數(shù) 和)
3、有關0的加法.
教師提問:一個自然數(shù)和0相加,得到的和與加數(shù)比較會怎樣呢?有關0的加法可有
哪幾種情況呢?
小結:任何數(shù)和0相加都得原數(shù).
。ǘ┙虒W加法交換律
1、教師談話: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加法的意義,加法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有關0的加法的特殊性.除此之外,關于加法的運算還有一些基本性質,它對我們以后的計算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師提問:137+357=494(千米),表示求的是什么?
如果要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357+137=494(千米)
3、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種解法的結果.
教師板書:137+357=357+13
4、出示例2,引導學生歸納規(guī)律.
18+17○17+18
124+235○235+124
0+25○25+0
規(guī)律:
、倜總等式中,每組算式中有兩個加數(shù),而且兩個加數(shù)相同,只是交換了位置.
、诿總等式中,左右兩邊的加數(shù)的和相等.
教師說明: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教師強調:我們要看一些等式哪些符號不符合加法交換律就必須看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變不變,它們的和變不變.當然前提是等號兩邊的兩個加數(shù)必須相同.
5、練習:判斷:下面各等式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對嗎?為什么?
9+7=7+9 10+1=10+1
20+8=2+26 2+0=0+2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教師指出:以上我們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并運用它做了練習,這一定律若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
教師強調:用字母表示這一運算定律更簡單清楚.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shù)(注意:a、b是拉丁字母),在這我們讀作“ei”和“bi”,(教師領讀幾遍,提醒學生不要按漢語拼音來讀)
教師板書:a+b=b+a
提醒注意:a與b可以表示0、1、2、3、……中任意整數(shù),如1+2=2+1,9+20=20+9等,所以a+b=b+a表示任意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效的位置,和不變.而像這些(指其中的等式)一個用數(shù)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兩個具體的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a(chǎn)+b=b+a這一公式表示的一類所有符合條件的式子,交換加數(shù)位置,和不變.
7、學生分組自由舉例說明加法交換律.
8、學習、掌握了加法的交換律,目的在于更好地運用.實際上,在以前我們早就應用它解決計算問題.同學們想一想:在哪些計算中都用了加法交換律呢?(驗算)
9、練習:運用加法交換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766+589=589+□ 257+□=474+257 a+15=15+□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