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4 19:39:36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白公鵝》教學談
平時,在生活中,我總是很自然的將熬湯的“熬”讀成了第二聲,并且自認為發(fā)音無誤。今天,我在教學《白公鵝》一文時,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熬湯”的“熬”卻是讀一聲的。當發(fā)現(xiàn)這一特殊的讀音時,孩子們和我都很驚訝。在生活中,沒有人不把熬湯的“熬”讀成第二聲。但迷信書本的我卻下了一道圣旨:“小朋友們,熬可是個多音字,它就是可以讀成第一聲的。課文沒有錯誤,可要記住這特殊的讀音了。”也許是師命難違,孩子們紛紛表示自己記住了。于是,我也就不再理會這問題了,引領孩子們進入課文的品讀感悟之中去了。
當教學接近尾聲的時候,愛發(fā)問的金少慧舉手了,她表示自己有疑問。原來,她還是對“熬湯的”熬的讀音質(zhì)疑。突然,我領悟到字典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我發(fā)動學生借助字典弄明白“熬”的讀音。字典很清晰地對“熬”不同讀音時的意思做了解釋。當“熬”讀第一聲的時候,表示“煮”的意思,如熬菜。當“熬”讀第二聲的時候,表示“久煮”的意思,如熬粥、熬藥。經(jīng)過字典的點撥,我突然領悟到課文中的“熬湯”的“熬”應該讀成第二聲。據(jù)我生活中的經(jīng)驗積累,熬湯就是需要久久地煮,慢慢地煮,更何況是熬鴨湯呢!孩子們和我也有同感。于是,我們便不管教材,一致同意將文中的“熬”的第一聲改為第二聲。之后,我滿臉欣喜地說:“孩子們,在你們這永不放棄地探究下,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教材也會出錯。可見,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應該不斷的挑戰(zhàn)教材,不迷信教材!今天,周老師真為你們的感到驕傲。”
平時,我班的學生可懶惰了,大多的學生不喜歡刨根問底,課堂上愛思考的孩子總是那么幾個。每當看到孩子們一副懶洋洋的表情,我的心里就著急了。恩格斯曾說過:“人類最美的語言是思維”。如果孩子長期這樣發(fā)展下去,該如何是好?我常常為此事苦惱。真希望能以這堂課為契機,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
本課重在與《白鵝》一課比較。在導入時,我就有意識引導學生對比兩只鵝的形象;在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時,我也抓住兩篇課文對鵝的步態(tài)的描寫進行比較;最后也把重點落在比較兩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上。
當前的語文課堂強調(diào)“悟”,而這種“悟”往往只偏重于人文方面,重視作者情感的體會,而忽略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忽略了寫作特色的感悟。而詞語學習正是最基礎的語文。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重點放在詞語教學上,重視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如“耀武揚威”一詞的理解,我引導學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學生就體會到是“炫耀武力,宣揚威風”。我借機引導學生注意這個詞語的構(gòu)詞方法:這個詞語在構(gòu)詞上有什么特點?隨著我手的指點,學生明白了“耀”和“揚”意思相近,“武”和“威”意思相近。我再讓學生想象,“耀武揚威”是什么樣子,從而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這堂課我較大的收獲:一是課文插圖的利用。這堂課我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是這堂課中激起的一點火花;二是對寫作方法的教學的體會。在《貓》和《白公鵝》兩課中,我都教寫作方法。兩次都是先讓學生找,但兩次都發(fā)現(xiàn)學生很難找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說了出來。經(jīng)過這次課,我感覺到如果利用課件出示相關(guān)的句子,再讓學生進行體會,這樣沒有那么抽象,從而可以降低難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