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小學語文說課稿——《飛上藍天的恐龍》 評課稿

2009-11-07 12:48:28     下載試卷     標簽:說課稿 語文

  首先,這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這種融知識性與科學性于一體的文章,語言生動,用詞十分準確。象這樣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握,就會很容易偏離語文教學的宗旨,游離于語文教育目標之外,上成科學課或者其他課。

  難能可貴的是,陳老師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特別是在感悟“逐漸”、“越來越”等詞時,就運用了刪減比較、對比朗讀這一形式讓學生感悟語言的表達特點,在語言實踐中說明文中用詞的正確,學習錘煉語言。

  陳老師在《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師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觀察比較:

  如:

  1、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越來越像鳥類。

 �。�、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變小,長得像鳥類。

  生1:我發(fā)現(xiàn)第一句話比第二句具體,多了一個“逐漸”和“越來越”。

  生2:我覺得這些詞具體寫出了獵食性恐龍是怎么變成鳥的。

  生3:用了“逐漸”和“越來越”這樣的詞,我知道獵食性恐龍不是一下子變成鳥的。

  ……

  由這一個教學片段,我又想到了閱讀教學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

  教什么?怎么教?語文教學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感悟的過程。應該說上面的片段教學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但是,還很不夠,具體地說,感悟科普性文章語言表達的準確與科學,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較分析的層面,一定要內(nèi)化到心靈!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內(nèi)化。在這一點上,陳教師處理的還不夠理想,或者說是不夠全面,課堂上還是缺乏些學生的朗讀書。

  而第二節(jié)周老師這堂課的一大亮點就是:課尾,老師讓學生以恐龍講解員的身份向游客們介紹恐龍。這樣就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內(nèi)化了所學知識,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隨后依本拓展,引導質(zhì)疑問難:“你對于恐龍,還想了解什么?”并為學生提供相關信息。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還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深化學習內(nèi)容、開闊視野、發(fā)展學生個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今天的課堂中,陳老師設計了一個很好的語言訓練點,讓學生抓共同點分類別介紹恐龍“有些恐龍(  ),有些恐龍(  )”,讓學生初步了解總分段式,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能是學生對恐龍缺乏多方面的了解,才讓這一環(huán)節(jié)沒發(fā)揮到最好的狀態(tài)吧

  不過,聽了這兩節(jié)課,感覺陳老師和周老師的課猶如一面鏡子,折射了我今后在教學中要注意和關注的一面。那就是要時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網(wǎng)絡,搜集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資料,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