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7 14:15:35 下載試卷 標簽:小游戲 教師 數(shù)學 小數(shù)減法 診斷活動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有關“6”和“7”的加減法。
2.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思考,并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發(fā)展他們的數(shù)感。
教學重點
掌握“6”和“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師生進行猜數(shù)游戲
。ㄒ唬┎聰(shù)“2”或“4”
1.教師談話: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shù)游戲好不好?(教師出示一個磁珠,讓學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師的兩只手里一共抓了幾個這樣的磁珠?
2.學生猜數(shù),并說出簡單的理由。
3.教師提問:
(1)老師的手里到底有幾個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教師把左手的4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師把右手的2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4)有誰猜對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個磁珠呀?
(左手有4個磁珠,右手有2個磁珠,合起來一共有6個。)
(5)你能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嗎?
2+4=64+2=6
4.教師談話: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磁珠,(教師把這六個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師的兩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訴你一只手里有幾個,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幾個嗎?(教師按照學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數(shù)量2或4)誰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幾個?
5.教師提問:
。1)你猜對了嗎?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對了?
一共有6個磁珠,老師左手有2個,右手一定有4個。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2+4=64+2=66-2=46-4=2
6.小結:你們猜得有理有據(jù),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勝利鼓鼓掌吧!
(二)猜數(shù)“3”
1.我們還用這6個小磁珠,換個玩法好不好?(教師用手捂住3個)猜猜老師用手捂住了幾個?
2.你能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嗎?3+3=66-3=3
。ㄈ┎聰(shù)“1”和“5”
1.還是這6個磁珠,誰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玩一玩,(教師悄悄地引導請上來的學生捂住1個)猜一猜他捂上了幾個?
1+5=65+1=66-1=56-5=1
2.你們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數(shù)游戲?那同桌的兩位小朋友就來一次猜數(shù)大賽好不好?
二、活動二:生生進行“猜數(shù)游戲”
。ㄒ唬┙處熣勗挘和瑢W們從學具盒里數(shù)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shù)得快!
(二)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
一個同學捂,另一個同學猜,并說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說對了,就可以從學具盒里拿出一個小珠子,放在盒蓋中,表示得一分。比賽結束時,誰得的小珠子多,誰就獲得了勝利。
。ㄈ┬〗M活動。
。ㄋ模┠銈儌z是怎樣玩猜數(shù)游戲的,結果怎樣?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ㄎ澹┬〗Y
我們一起玩了猜數(shù)游戲,玩得高興不高興?我們今天又結識了許多算式朋友!這些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做許多事,信不信?
三、活動三:口算搶答
3+4=7-4=7-3=7-5=1+6=2+5=
6-3=7-1=7-7=4+2=3+3=1+5=
四、活動四:找朋友
。ㄒ唬┏鍪緢D片:連一連
。ǘ┙處熖釂枺嚎匆豢,誰看明白了?(把加起來和是7的數(shù)連起來。)
說明:學生在連一連的時候,可能是把兩個數(shù)相連,有可能是把三個數(shù)相連,只要加起來和是7就是正確。
五、活動五:小老鼠背土豆
。ㄒ唬┏鍪緢D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實在太餓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們看他來了?赡軙惺裁辞闆r發(fā)生哪?
。ǘ⿲W生自編故事
你們能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ㄈ┠芨鶕(jù)他們編的數(shù)學故事列出數(shù)學算式嗎?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ㄋ模┬〗Y:看到你們這么聰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卻不勞動,偷東西吃,心里非常難過,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歸正,自食其力。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數(shù)學游戲貫徹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它好比強大的磁場,最大限度的激發(fā)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
“小老鼠背土豆”這一活動,極具開放性。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編數(shù)學故事,針對數(shù)學故事中的不同情節(jié),列出相應的數(shù)學算式,并說明含義。這樣一道題變成了一組題,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現(xiàn)象的思維弱點,使不同的學生的思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從質上有了一次飛躍,養(yǎng)成了全面的、合理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思維品質。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