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16:03:1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例1及第7頁“做一做”,練習二! ·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兩步連乘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會用兩種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
2.正確列綜合算式解答。
。ǘ┠芰τ柧汓c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ㄈ┑掠凉B透點
滲透事物間互相聯(lián)系的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來自生產(chǎn)和時代的進步,提高審美意識。
二、學法引導
1、指導學生觀察線段圖,感知算理。 2、指導學生試算,感知計算方法。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利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用兩種方法解答。
2、教學難點:分析理解數(shù)量關系。
四、教具學具準備: 卡片、課件。
五、教學步驟
。ㄒ唬╀亯|孕伏
1.練習。(卡片)
81÷27 16×5×4 (25×3—15)÷5
2、口答下列各題 (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使學生感知到,利用“每人每天能編16個筐”這個已知條件,既可求出“5個人1天能編幾個筐”,又可求出“1個人4天能編幾個筐”,已知條件既能與人數(shù)相聯(lián)系,又能與天數(shù)相聯(lián)系o)
。ǘ┨骄啃轮
1、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練習的這兩道題都是一步計算的應用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1:
。1)出示例1: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3)、組織學生討論:例1與剛才兩道復習題比較,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聯(lián)系兩道復習題,思考:要想求出5人4天能編多少個筐,我們應該先求出什么?
。4)、根據(jù)學生匯報的討論結果,教師畫出線段圖(學生先匯報哪種,教師就先畫哪種)。根據(jù)線段圖所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引導學生回答:要想求5人4天編多少個,我們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小標題。再引導學生分步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形成板書:
1個人1天編16個 5個人1天編?個 5個人4天編?個第一種解法:
、5個人1天編多少個?
16×5=80(個)
、5個人4天編多少個?
80×4=320(個)
1個人1天編16個, 1個人4天編?個 5個人4天編?個
第二種解法:
①1個人4天編多少個?
16×4=64(個)
②5個人4天編多少個?
64×5=320(個)
。▋纱我龑W生觀察線段圖,從直觀到抽象,使學生初步感知理解。)
。5) 、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并在書上第6頁和第7頁的空處填空
指名同學板演列綜合算式、解答的過程。
第一種解法:16×5×4
=80×4
=320(個) 答:5個人4天一共編320個筐。
第二種解法:16×4×5
=64×5
=320(個) 答:5個人4天一共編320個筐。
。6) 、對比兩種解法,討論:這兩種方法的不同點是什么?
(7) 、教師歸納小結:已知每人每天編幾個筐,求5人4天編多少個,所求的結果既與人數(shù)有關,又與天數(shù)有關。解答時,可以先從人數(shù)人手求,也可以先從天數(shù)人手求,兩種方法都正確,我們都應該掌握。
3.反饋練習:第7頁“做一做”。
先讀題,找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組織同桌討論,要想求3臺8小時鋪路多少平方米,可以先求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訂正時,請同學說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ㄈ╈柟贪l(fā)展
1.練習二第1—3題。
2.補充條件或問題,并口頭列兩種算式。
3.依照練習題的形式,組織學生分組編題,要求數(shù)目盡量小一些,能直接口算出結果。編完后請其他組同學口頭列式解答,并當場給予評價。
。ㄋ模┱n堂小結
教師通過總結,指明這節(jié)研究的是兩步計算的連乘應用題,把課題補充完整:連乘應用題。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第4、5題。
板書設計
七、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