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22:53:00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識字教學,已以成為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生字詞,成為我們教學中的一大環(huán)節(jié),每課為此專門耗時少則七八分,多則十幾分,似乎已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墒牵绻粏为毎才沤虒W生識記字詞這一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課文教學,那又會影響到全篇教材連貫地理解,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干擾、沖淡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活動。由此,我想能不能將閱讀與識字有效的結(jié)合?在思考中,我找到了教學二者的相融點——多讀。眾所周知,閱讀教學需要多讀,在一次次有層次的不斷深入的讀中使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而識字教學也能在多讀中得到解決:在讀中初步感知字形字音,在讀中逐步鞏固加深記憶同時理解字意。那么,如何在閱讀中不留痕跡地進行識字教學,既能帶學生在投入的讀中感悟文情,又能在反復的讀中有效識字呢。
我就《雨點》一課做了探討!队挈c》是一首清新質(zhì)樸的兒歌,分別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動態(tài)。“睡覺”、“散步”、“奔跑”、“跳躍”四個擬人化動態(tài)詞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雨點在不同地方不同形態(tài),符合兒童思維特點。第二課時教學難點是用簡筆畫、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等方法,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點,并聯(lián)系“睡覺”、“散步”、“奔跑”、“跳躍”四個擬人化動態(tài)詞加深對它們的認識。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培養(yǎng)語感。
一、創(chuàng)設(shè)童話情境,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多讀”。“一遍讀要有一遍讀的要求”,每遍讀對孩子提出要求,這很簡單。但是每遍讀,都能讓孩子興趣盎然地讀、身心投入地讀、發(fā)自內(nèi)心需要地去讀、用自己生活經(jīng)驗去碰撞文本……讓讀真正走進學生心里,這一點卻很難。
我回憶起以前如此教學兒歌時采用一句句的讀。教學第一句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還能夠集中,讀書能夠表現(xiàn)得興趣盎然。教學到第三、四句時,孩子們就很難集中了,對讀書的興趣也可能就蕩然無存了,是一種完全在教師命令下的讀。
本篇韻文簡捷明快,朗朗上口,不易讀錯。《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第一點要求便是“喜愛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將這四句兒歌的感情朗讀指導整和在一個情境中,運用何種手段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是我上好這節(jié)課首要解決的問題。[
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教學伊始的第一遍讀,我便用語言創(chuàng)設(shè)一個童話情境“有一天,云媽媽對她的孩子雨娃娃們說‘孩子們,你們已經(jīng)長大了。要自己到外面美麗的世界去看一看吧!’小雨點們笑著跳著離開了媽媽?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呢?讀一讀兒歌吧。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字拼拼拼音多讀幾遍。”讓孩子在童話情境中讀兒歌,整體感知,感受閱讀的興趣。在突破教學難點,品味賞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三遍讀,每一遍讀,都將讀書任務(wù)融合在童話故事中,讓孩子樂讀書而不疲。三遍讀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師講故事情境描述:“咱們幫助雨點娃娃們分別找到了他們想要去的地方,他們紛紛邀請老師去他們哪兒去做客。去誰那兒好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兒歌?凑l能通過讀打動老師去他想要去的地方。”在學生自由品讀,邊讀邊想象之后,指名讀自己最喜愛的一句。師相機評價指導學生美讀。最后,老師再次激趣:“聽了小朋友們讀,老師覺得那些地方都很好玩。還是老師自己讀一遍拿定主意吧!小朋友們邊聽老師讀邊想象,看看到底哪兒最美!”然后老師范讀之后,學生再次齊讀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
童話讓兒歌內(nèi)涵豐富起來。孩子在讀兒歌過程中,不只是習得語言,陶冶情操,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人文底蘊。
二、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多種方法識字。
字不離詞,只有理解了詞義,掌握了詞匯,才能識好字。因此,在讀文理解中,只要不打斷學生理解文情,盡量多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讀詞的機會,也就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了識字的機會。
1、學生初步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愿望,在初讀中初步感知生字的音形。
2、借助簡筆畫和老師語言的描述再現(xiàn)“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情境,幫助孩子融入情境中,在讀中認識事物,了解生字的實際意義使生字富有了活力。
3、在反復讀中,形成語感。在情境中感悟雨點四種不同形態(tài)的詞語,體會“睡覺、散步、奔騰、跳躍”的心情時,進一步鞏固了生字字音字形。
4、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提升識字效果。
。1)動起來,讓身體參與體驗。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們的眼中,“睡覺、跳躍”等就是一串跳動的語言。孩子們讀到時,便會情不自禁做這些動作。其實,不但這些詞如此,即便“池塘、小溪”等熟悉的事物,在孩子們的心中,也可以用一些動作把他們表現(xiàn)出來
。2)模仿起來,用自己的聲音參與表達。“江河”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孩子們不但用動作,還可以用聲音來表達自己對“江河”的認識。
5、全面真實的檢查。
在多讀之后,加大學生識字的難度,把生字脫離具體語境,檢查識單字。為了解決班額大,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生識字情況的難題,我讓同位合作互相當小老師檢查生字卡,一舉多得。最后,根據(jù)學生檢查情況,將有難度的生字重點指導記憶。扎扎實實的鞏固識字
三、巧妙分散難點,指導寫字。
教學中,為了給寫字教學打好基礎(chǔ),我還在教學中滲透了“海洋”一詞的筆順指導。在最后的寫字教學中嚴格要求,準確地示范。按照“觀察、范寫、練習、反饋、再練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給學生扮演教師角色的機會,讓他們充滿主動性地仔細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形體、筆畫,準確把握筆畫的位置、字體的大小,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當然由于準備的不夠充分,個別環(huán)節(jié)松散,給課堂帶來許多缺憾。
1、教案不熟,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因而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安排有些松散,顯得不緊湊。所以準備充分,對于上好每一堂課是多么重要!
2、課中關(guān)注孩子少了。比如,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有幾個孩子沒能投入課堂,而我沒能停下來示意他投入課堂,而是繼續(xù)下面的程序,結(jié)果這幾個孩子沒能入情入境,所以我在想,要關(guān)注課堂上每一個生命的存在,讓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構(gòu)建綠色生命課堂應(yīng)該成為我追求的目標。
3、由于前面時間的松散,導致課堂上沒能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訓練。致使課堂寫字教學任務(wù)沒能按計劃完成。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我會不斷實踐反思和再實踐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