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15:45:1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星期二上午第二節(jié)課,我有幸看了一段錄像資料,是一年級下冊《詠華山》的教學實況,看了之后,感觸頗深,對我的啟發(fā)也很大。
1、教師朗讀很有味,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一句,“遠遠近近”這個表示山多的詞學生老是讀不好,老師適時的示范,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感覺”,讀得比較到位,進步很明顯,老師適時表揚,更激發(fā)了學生讀好書的興趣。
我想,他之所以能把書讀得這么入味,之前一定花了很多的功夫熟悉教材,將課文讀了很多遍,就像大海,表面看似乎波瀾不驚,海底深處卻是洶涌澎湃。老師讀書看似輕輕松松,殊不知背后凝結(jié)了多少努力的汗水!
2、不忘時時處處灌輸讀書的方法。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老師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更有利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讀好課文。
這節(jié)課上,老師多次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如:“華山真高!”一句,華山究竟有多高?學生并不知道。這時,老師適當?shù)亟榻B,華山有兩千多米高,再與同學現(xiàn)在所處的體育館作比較,“體育館高不高?”“高!”“而華山卻有150個體育館那么高!”這樣一比較,再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他們就能較容易地體會華山的高,從面讀好“華山真高啊!”這句話。
當學生一句話讀得比較好時,老師這樣夸獎:“聽了你的朗讀,老師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你一定是帶著想象讀書的,真不錯!其他小朋友也要像他這樣,一邊讀一邊想象。”時時處處不忘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此外,老師還通過和學生一起畫圖來理解課文,體會華山的高,進而讀好課文。如:老師畫遠山,讓學生指一指近處的山該畫在哪兒呢?太陽該畫哪兒呢?白云呢?山腰在哪里呢?畫一朵白云行嗎?為什么呢?……通過和學生一起畫圖,再現(xiàn)課文內(nèi)容,理解語言文字,并讀好課文,不知不覺中,學生掌握了讀書的方法。
3、課堂評價語言豐富,具有激勵性。學生每答對一次問題,讀好一句話,老師都不忘及時評價:“你真聰明!”“進步可真大!”“聽了你的朗讀,我們仿佛看到了當時的情景!”……
在這樣富有激勵性的評價中,學生的學習興致更濃了。
4、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講完生字后,老師請學生拿出習字本,這時,并沒有急著讓學生寫,而是先擺姿勢,看誰的姿勢正確,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上好一節(jié)課很不容易,老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淵博的知識、靈活的應變機智,更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鉆研教材,確定教法、學法……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關(guān)注學生,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發(fā)現(xiàn)問題,挖掘閃光點,關(guān)注學生的點滴進步,關(guān)注他們的學習過程。
如何充當好引導都的角色,輕松地駕駛課堂,這將是我今后不斷努力的方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