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5 12:31:11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語文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各具體形象的介紹了一處奇石的景點,如:“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xiàn)了黃山奇石數(shù)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為了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課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分別與課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對應,便于學生了解這些奇石的形狀,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這些奇石的樣子。
教法建議
* 課前做好較充分的準備工作:由于不少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查閱有關資料,可以讓孩子找找關于黃山的圖片,還可以觀看有關的風光片,認識黃山,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使學生喜歡黃山。
* 在讀中感悟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初讀課文時,了解黃山在什么地方,有趣的奇石名稱;再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進一步體會奇石的生動有趣。在學生談體會時借助課文中的插圖,增強感性認識。教師要抓住恰當?shù)臅r機,注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啟發(fā)學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標點符號,結合課文內容讀出自己對黃山奇石的喜愛。
* 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課文的結尾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xiàn)了黃山奇石數(shù)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想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的樣子,動筆畫一畫;還可以結合學生找到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根據(jù)奇石的樣子起名字。
解詞導向
風景區(qū):有供人觀賞的優(yōu)美山水、花草樹木等景象或名勝古跡的地區(qū)。
秀麗:(人或景色)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稀奇巧妙。
尤其:特別,表示進一步的意思。
奇形怪狀:物體或圖形外表的樣子。
陡峭:山勢坡度很陡,幾乎直上直下。
近反義詞
近義詞聞名——有名神奇——奇妙陡峭——峻峭
反義詞聞名——無名神奇——無奇陡峭——平坦
釋句導讀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邯;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這一段共有兩句話,是寫黃山的位置和景物特點。第一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說黃山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氣;二是講黃山的地理位置。第二句話也有兩層意思:前半句是說黃山景色清秀美麗,非常奇妙;后半句講特別是那些怪石,更有趣,后半句比前半句的意思更進了一層。
“……望著翻滾的云海。”
“云海”是說從飛機或高山上看下面的無數(shù)云層,就像海一樣。“翻滾的云海”是說云海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上下翻動。這是因為,高空氣候變化異常,時常風起云涌,就會出現(xiàn)“翻滾的云海”。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這是文章結尾的一段話,先列舉奇石的名字,再說還沒有名字的奇石也很多,激起人們對黃山的向往,言有盡而意無窮。
課文理解
課文通過對黃山奇石的生動描述,表現(xiàn)了黃山風景區(qū)那神奇無比的美麗景觀,激發(fā)起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拓展視野
黃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在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相傳黃山因軒轅黃帝在山上煉丹而得名。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它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