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5 12:37:17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語文
a.背景知識。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繁榮發(fā)展的時代。這一時期的詩壇上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產生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和流傳后世的千古絕唱。因此,唐詩成了我國古典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如何來欣賞這些美麗的詩篇,來繼承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呢?本文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方法,它運用多種手段,循循善誘地使我們漸漸進入佳境,領略到唐代詩歌高妙悠遠的意境。
b.內容概要。欣賞古典詩歌的方法;修辭方法靈活多樣;語言的魅力
文章分兩部分。賀知章的詩以絕句見長,《詠柳》一首,宛如一軸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意境鮮明,耐人尋味。賞析者對詩歌的藝術分析,第一部分,是對詩歌語言的分析,從總體上感受詩的意境,第二部分是對詩歌藝術的鑒賞。
c.課文講析。名篇共賞識瑰寶。想象、聯(lián)想、感受再現(xiàn)詩境。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從分析詩的語言入手,揣摩詩句的含義,再現(xiàn)詩中的形象。作者對詩句的分析通俗而形象,第一句總寫柳樹給人的印象。作者緊扣“碧玉”一詞,用優(yōu)美的語言闡發(fā)雙關意義:以比喻義想象柳葉的色彩、光澤;以借代聯(lián)想柳樹的裊娜多姿,靜中有動,這樣,就使柳樹的意象在鑒賞者心中“活”了起來。如果說第一句是概述總體形象的話,那么第二句則是寫局部,寫細節(jié),因此作者就像畫家畫工筆畫那樣細細地揣摩詩句的含義。“萬條”寫柳枝的茂密,“垂下”寫它的輕柔,隨風飄拂,“綠絲絳”寫了它的顏色和質地,“綠”照應了前句的“碧”,“絲絳”則重在表現(xiàn)柳枝如絲帶的柔順與光澤。作者分析第三句和第四句時則側重于剖析設問,簡潔明快地點出那“萬條絲絳和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嫩葉”都來自春風的剪裁。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運用聯(lián)想、想象等手法啟發(fā)我們感受詩人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引導我們進入詩的意境。
首先,作者從這是一首詠物詩說起,點出柳樹是報春的使者,并引用民間俗語“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來證明這一點,接著抒寫自身的感受,說明詩人是“借柳樹歌詠春風,歌詠春天的到來。”借詠柳而詠春,正是這首詩不同于一般詠物詩的獨到之處,它將作者對萬物萌發(fā)、百花爭艷的春天的贊美集于柳樹一身,柳樹成為春天的使者,春天的化身。作者對詩的深入探究使我們的理解向縱深發(fā)展,從對詩作表面形象的欣賞深入到對其內在意蘊的理解。
其次,作者從詩作的構思角度精辟地分析了詩作所蘊含的深遠意境。一是巧用比喻。把柳樹喻為碧玉,喻為美人,把春風喻為剪刀。二是用聯(lián)想、想象啟發(fā)讀者。作者不惜筆墨,娓娓道來,引著我們隨著他的思路去聯(lián)想、想象,去品味詩的意境,去豐富詩的內容。如剪刀的春風“裁出細葉,剪好絲絳,妝成碧綠。”這些對春天美好的想象烘托出詩作深遠的意境。三是給人以啟示,是誰在手持“春風”這把剪刀來“剪裁”綠柳,妝扮春天呢?作者從更深一層誘導我們思索,得出結論是大自然。造物之神在描繪春天,在進行著這值得人類歌詠、贊美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是它,揮舞剪刀,裁出了萬紫千紅的世界。由此可見,寫樹在于寫春,贊春在于贊美一切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
最后,作者分析了這首詩層次的變化。富于變化的層次可以造成波瀾起伏的藝術效果,使詩的意境更上一層樓。這首詩先總寫后具體描述,也可以說是先勾輪廓再畫細節(jié)。前兩句為直接描寫,語調平平,后兩句一改前面的平鋪直敘而寫猜測和回答,近乎于修辭中的設問,層次中有了起伏的變化,就構成了一種節(jié)奏美、韻律美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