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5 15:14:39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語文
“伏筆”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可以理解為前段文章為后段文章埋伏線索,也可以理解為上文對下文的暗示。它的好處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密、緊湊,讀者讀到下文內(nèi)容時,不至于產(chǎn)生突兀懷疑之感。
《赤壁之戰(zhàn)》中,多次巧妙運用伏筆,使文章一波三折,回環(huán)照應(yīng),頗具特色。
“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文章一開始就交待了雙方駐兵的地理位置,為后文周瑜火燒曹營埋下伏筆。
“曹操叫人用鐵索把船一條一條連起來,鋪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樣。”曹軍把船連起來,是曹操克服不習水戰(zhàn)的措施,而這一點恰恰又是曹軍的致命弱點,使周瑜有機可乘。這又為下文周瑜“火攻”做了鋪墊。
另外,文中四處提到的“東南風”也很重要。不但與前文雙方駐兵位置呼應(yīng),而且為“火攻”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一天,東南風很急……”這一句點明了風向、風力,伏下重要的一筆;“……有些船帆,趁著東南風來的正是黃蓋的船……”這是借風行船;“二十條船趁著東南風沖進曹操的船隊”,這是借風火攻?梢姡瑳]有東南風的幫助,火攻計策難以成功。
“周瑜帶著兵船跟在后面,”這一伏筆同樣很重要,一方面可迷惑曹操以為是追兵,從而對黃蓋的船不加防備;另一方面和文章后面寫周瑜帶兵追殺曹軍回環(huán)照應(yīng)。
可見,文章中恰當運用伏筆,不僅可以使文章曲折生動,結(jié)構(gòu)嚴密,而且使人讀起來有趣、有味,有扣人心弦、引人入勝之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