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19:47:52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自從我們班實踐了有趣的作業(yè)后,很多學生都能在預習時就能對課文內(nèi)容及思想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而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已經(jīng)在他們的填空題中充分交流過了。很多時候,我在設計課文教學思路時候,總是拋棄傳統(tǒng)的讀詞讀文,改為按他們所需進行教學。
本課的預習作業(yè)中,很多同學以不同的題型關注到了本課的課題。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我就把課題的設計放在了首位。
上課伊始。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課文,題目叫——
生:誠實與信任
師:不對。是——
我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了課題:一件意外的事
孩子們很驚訝。見此,我又強調(diào)了一遍:“是的,一件意外的事!一齊讀一讀。”
師:其實我擅自給課文改了個題目,不過,我認為我這個題目是有些道理的。你們說呢?
沉默之后,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說開了。我讓他們舉手一個一個說。
生1:課文里寫的就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我”和小紅車的主人的做法都很讓人意外。
生2:出車禍,本身就是一個意外。
他們的意見大致一致。于是,我又追問下去。
師:那么,請你們仔細讀讀課文,看看有幾處意外。
讀文后,很多人舉手了。
生1:看電視時,有的司機撞了人后就跑了,但他不但沒有跑,還主動留下了聯(lián)系電話。這讓我很意外。
生2:小紅車的主人不但沒怪我,還要感謝“我”。這也是意外的。
大家相互補充后,對課文中讓人感到意外的地方都有了明顯的認知。但對于“責任應該在我。”這句話還沒有注意到。我認為,在對于責任到底歸誰時是應該有些爭論的。于是,我引導他們學習前兩個自然段,希望能找出另外一個意外。
師:讀讀一、二兩個自然段,看看事故是怎么發(fā)生的,責任在誰?
讀后。學生簡述事故發(fā)生的經(jīng)過。
師:這次事故的責任歸誰呢,從課文中尋找蛛絲馬跡,來破破這個案子吧。
一會兒,學生舉手。
生1:我認為,責任在小紅車的主人,他的車頭要是不超出停車線,我想這個事故就不可能發(fā)生。
生2:責任應該是“我”。他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就應該先減速,而不應該等到了這兒再減速。
生3:是的,這里的路線他都很清楚了。明明知道這里已經(jīng)到了慢車道,就早該減速了。[
生4:不對,我認為兩個人都有責任。小紅車的主人應該停好車。(生5插話說或許是空間太小,停不下來。)畢竟是他沒有停規(guī)范。(我也插話說,是的,規(guī)則就應該好好遵守。)而“我”也大意撞到了人家停著的車。
聽了他們的發(fā)言,發(fā)現(xiàn)大家的看法已經(jīng)比較全面了。于是,我引導他們回到課文中來。
師:聽到大家的爭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紅車的主人也是應該付有責任的。只不過存在著誰要付主要責任的問題。想一想吧,此時又有了什么意外呢?
學生沉默。
師:“我”認為責任在誰?
生:哦,知道了。“我”把責任全部攬到了自己的身上,沒有絲毫責怪小紅車主人的意思,很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師:我這個課題看上去是很不錯對吧?但是,課文另有題目,《誠實與信任》。他的妙處在哪里呢?好好想想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