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22:50:00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這是在課文快結束的時候:
師: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W生舉手提出自己的問題.)
生1:為什么小壁虎要把自己的尾巴掙斷呢?它不疼嗎?為什么不叫其他動物幫忙?
生2:為什么壁虎媽媽叫小壁虎“傻孩子”呢?~~~~~~~~~
孩子們的話音未落,有幾只小手已經舉起,“老師老師,讓我來告訴他們!”還有一些孩子正在下面嘀咕,看來對問題孩子們的興趣蠻大的。本想就簡單地告訴他們這是媽媽對孩子的昵稱,突然一個念頭冒了出來,何不借此機會,開展一次小小辯論會呢,看看時間也還充裕。于是,亮亮嗓子,“孩子們,你們說說小壁虎是個傻孩子嗎?”是!不是!聲音嘈雜。“這么說誰也說服不了誰,咱們就來辯論辯論,拿出你的理由說服大家,行嗎?”“行!”轉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小小辯論賽。孩子們又新鮮又激動。經過幾分鐘的準備之后,小辯論開始了:
生1:我覺得小壁虎是個傻孩子,因為它在向牛伯伯,小魚姐姐、燕子阿姨借尾巴時,都不回頭看看自己的尾巴到底怎么樣了。
生2:我不同意,因為小壁虎在蛇咬住尾巴是會掙斷逃走,多聰明!
生3:小壁虎不傻,你們看,它在尾巴斷了之后會向朋友們去借呢!
生4:我也覺得小壁虎不傻,它向小伙伴借尾巴是很有禮貌,叫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
生5:我跟你們說,小壁虎有點傻的,那尾巴本來就會斷的,可小壁虎爬了這么多地方都沒發(fā)現自己的尾巴在長?
生6:可能它斷了尾巴心里難受,就沒看。
生7:可能它覺得沒有尾巴太難看了,不想看~~~~~~~~~
學生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我在旁一邊聽著他們精彩的發(fā)言,一邊點頭微笑著看著這群可愛的孩子,看著我鼓勵的模樣,他們說得更起勁了,我?guī)缀踹B插嘴的機會都沒有。最后盡管沒有宣布辯論的結果,但是這對他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從孩子們的臉上我看到的是熱情。
一個本來幾句話結束的問題,卻幾乎花了半節(jié)課的時間,值得嗎?其實,很慶幸自己沒有滔滔不決地講述,而是順沿孩子們的興趣,為學生口語交際提供話題,并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景,激發(fā)學生自主交流的欲望,讓它成為學習的新起點。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動的,在交流中,學生互相啟發(fā),提高了認識,教師也以學習伙伴的身份來到學習中。
在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者、研究者。甚至我想,要是在課一開始就準備這個辯論會,相信我們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學習。第斯多惠說過:知識不應該灌輸給學生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課堂上老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必須善于駕馭學生的主動性,并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