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語文三年級片段教案——拼音教學《ang eng ing ong》

2009-12-08 18:27:09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案例描述]

  1、談話激趣。老師前兩天到哪去學習了(沈陽),對了,老師特意給你們帶來幾見小禮物(背起篼子,放在講桌上),誰來摸一摸、猜一猜誰什么禮物?一個學生邊摸邊猜,老師把禮物拿出來,原來是一只小綿羊的布偶。

  2、教師接著問:“這是什么呀?”學生:“小綿羊”。教師板書“羊”,指名學生讀“羊”。教師再讓學生摸第二件禮物,是臺燈。教師板書“燈”,指名學生讀“燈”。學生摸出第三件禮物是鐘,教師板書“鐘”。引問:“黑板上的這些字是有哪些音節(jié)組成的?”教師依次拿出拼音卡片“yang deng zhong ”要學生指出是哪個字的朋友。指名學生拼讀音節(jié)。

  3、教學ang時,教師先教讀,然后讓“開火車”讀(小火車,開開開,開到這里來)。接著講ang 的發(fā)音技巧。教學eng 時,教師先教讀,讓學生練讀,然后引導學生說說是什么韻母(后鼻韻母)。教學ong 時,先教讀,再“開火車”讀。

  4、教師拿出另一件禮物——百寶囊。摸出卡片“圖片鷹”,引出“ing”,教讀“ing”的發(fā)音。又拿出拼音卡片“ying ”也把它請到黑板上,指出這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讀ying的發(fā)音,學生練讀。

  5、讓學生在小組內練習讀以上幾個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師請示學生范讀,然后讓學生站起來齊讀,再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這幾個韻母是什么樣子,記住韻母的結構。

  6、教師拿出“智慧雙星”卡片。激勵學生誰能讀好,就獎勵誰。卡片一:an——ang ;卡片二:en——neg;卡片三:in——ing。依次引導學生讀。學生得到智慧星的同學,舉著卡片站到前面來,老師讓學生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只發(fā)現(xiàn)都有g,其他方面就為難了,教師講解:“an en in 是前鼻韻母;ang eng ing 是后鼻韻母。

  7、做游戲“照鏡子”。教師讀韻母ang eng ing ong ,讓學生快速的從卡片中找到。找到的同學讀一讀。

  8、教師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拼音。讓學生對照拼音音序表,說一說,以前學過的所有拼音都住在哪里。

  9、游戲“魔方——變變變”。教師拿出魔方“b p m f ”,在拿出“ang eng ing ong”教師變換魔方,學生拼讀音節(jié)。其中“pang”引導學生組詞、說話。

  做游戲“猜謎語”。教師出示謎語:多彩繩子顏色鮮,雨后彎彎掛藍天。要問繩子有多長,這山搭到那山前。學生猜到謎底是“彩虹”。教師問:“你學了這個謎語想說點什么嗎?”

  10、教學兒歌。出示兒歌(教材中的),讓學生自己讀一讀,指名學生嘗試讀,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讀。

  11、指導學生寫拼音。先讓學生說說新學拼音的在五線格中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在手上、凳子上、桌子上書空。教師指拼音,學生齊讀。教師提示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一個韻母分家,找好位置。學生在作業(yè)上寫拼音。

  12、最后課堂小結。

  [我的隨想]

  這節(jié)課拼音教學課,給我的啟示是:

  1、生活是學生學習拼音的源頭。教學一開始,教師利用想贈送他們小禮物的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通過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再通過實物——小禮物,引出漢字“羊、燈、鐘”,由漢字的發(fā)音抽取出韻母“ang eng iong”。這一過程是從生活中引入的,使拼音教學與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密切聯(lián)系起來。學生喜歡學,樂于接受,教學氛圍寬松。

  2、激勵是學生學習拼音的良藥。教師采取各種手段來激勵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利用學生好表現(xiàn)、好爭先、喜獎勵的特點,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鼓舞,如,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送給小禮物,獎“智慧星”,口頭表揚等,學生在這樣的賞識中,獲得滿足,同時也潛在了競爭的學習欲望。

  3、游戲是學生學習拼音的好方式。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游戲形式,例如,認讀韻母——開火車;比較相近韻母——爭“智慧雙星”;復習鞏固——照鏡子;拼讀音節(jié)——玩魔方;課外延伸——猜謎語。這些新穎、有趣的形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

  4、教讀是學生學習拼音不可缺少的過程。雖然學生能從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到的發(fā)音,但多數(shù)是相似的發(fā)音,或從字的尾音中體會出來的,那么要準確的讀出新學韻母的發(fā)音還需要過程。這時,還需要教師示范的讀,提示發(fā)音的技巧,引導學生模仿、體會。經(jīng)過反復的訓練才能達到教學的要求。

  5、分辨“易混”是學生學習拼音的難點。由于有些拼音字母在形和音上是相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混淆,所以,教師應有重點的提示、引導學生分清拼音字母音和形。如比較:en—neng an—ang in—ing on—ong 。

  對于此課教學值得商討的問題是:

  1處理好“拼音、識字與閱讀”的關系。教材編排的特點是先學拼音,再識字,然后,讀兒歌。體現(xiàn)了一課教學的綜合性的特點。那么教學要注意教學的整合性,也就是說學拼音,為識字打基礎,識字要借助拼音,同時鞏固拼音,讀兒歌學習生字,再次復現(xiàn)拼音。本課教學沒有把握好內在的聯(lián)系,比如,兒歌教學中的識字,一是處理的毛糙,過程簡單化;二是沒有強化拼音的作用,更是沒有與識字結合起來。

  2、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與進度。本課從學習新韻母,到認識整體認讀音節(jié),再到練習拼讀,學習兒歌,最后寫拼音。顯然教學的容量和密度很大,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難以接受的,貪多、貪全,會產(chǎn)生“囫圇吞棗”的效果,什么都訓練了,什么也沒扎實。教學一定要遵循兒童的認知能力,且莫拔苗助長。

  3、學習拼音注意生活的延伸、拓展。教師的從生活中引入了拼音,但在教學拼音時還要回歸于生活,教師時刻要注意在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悟拼音、運用拼音。例如,學習了整體認讀“ying”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ying”還原生活,要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個字與“ying”有聯(lián)系,讓學生給“ying”找朋友,這樣拓展了詞匯量,也教會學生說話的能力。

  4、注意讓在臨近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事物攙雜的越多,學生越難以比較,因此也難以發(fā)現(xiàn)問題。例如,教師讓學生整體的比較“en—eng an—ang in—ing on—ong”他們有什么相同與不同,學生只發(fā)現(xiàn)都有g。那么其他的方面(如發(fā)音)為什么不能發(fā)現(xiàn)呢,除了老師的引導不到位,還有重要的原因是比較的多了,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師讓學生一組一組的比較,這樣問題集中,范圍縮小,可能效果要好得多。當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后,再自己讀讀,體會體會,更能加深印象。

  關于兒歌暴露的問題很多,主要是教師急功近利,使兒歌教學走了過場。我認為兒歌不必作為本節(jié)呈現(xiàn)的內容。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