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語文三年級片段教案——《小獅子愛爾莎》片斷賞析:由學生出錯想到的……

2009-12-08 20:24:54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今天聽了一位四年級的老師執(zhí)教的《小獅子愛爾莎》,這節(jié)課將于10月下旬參加區(qū)課堂教學競賽。

  這是第二次試講了,在很多地方都比第一次的效果好了許多。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簡直忘了我是個人,愛爾莎是只獅子了。”這是一個重點句,對理解作者喬伊和小獅子愛爾莎的母子之情很有幫助。老師反復(fù)指導學生朗讀這個句子。奇怪的是,請好幾個學生朗讀的時候,都加了個“只”字,讀成了:“我簡直忘了我是個人,愛爾莎只是只獅子了。”第一個學生讀錯的時候,老師溫和地提醒她:“別緊張。”第二個學生讀錯的時候,老師提醒他:“以后讀書要更認真些,不要漏字。”可是,第三個學生居然又讀錯了,我發(fā)現(xiàn),那位老師皺了皺眉。是啊,提醒了三次了,怎么這些學生還會讀錯呢?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試講時,有幾個學生也在這里加了這個“只”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是巧合嗎?為什么學生都在這里不約而同地加上這么個“只”呢?細細讀一讀,我是個人,而愛爾莎是只野獸,可經(jīng)過三年的朝夕相處,她們早已建立了母子般深厚的感情,有時令作者感到忘記了自己是個人,而愛爾莎僅僅只是只獅子。對,加上這個“只”字,能使這種對比更加強烈,讓作者的感情得到更好的抒發(fā),效果遠勝于課本上的原文呀!如果在課堂上,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品味此處加上“只”前后的不同效果,我想,這不就是再引導學生品詞品句嗎?

  古人講,盡信書不如無書。我覺得,老師此時應(yīng)該肯定學生大膽的探究和挑戰(zhàn)課本的精神。讓學生明白(至少是有所感悟)“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道理。這將是學生這節(jié)課的一大收獲吧。

  在接下來的教研活動中,我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沒想到,招來了一片反對之聲。有的老師說:“書上怎么寫的就應(yīng)該怎么上嘛。”有的老師說:“這是公開課,不要搞這些引起爭議的東西。”那位上課的老師說:“這個想法好是好,要是在平時的課上倒可以試試無妨,可是這是比賽課呀……”。我了解這些老師的想法,我知道,這是一節(jié)比賽課,老師們關(guān)心的恐怕更多的是名次,因此,不敢放膽一搏,哪怕明知對學生有好處。但是,一次比賽的名次和學生的發(fā)展比起來,究竟孰輕孰重呢?

  點評:

  從一個課堂案例入手,表明應(yīng)更重視學生的發(fā)展,我們同意易老師的看法;但有一點值得商榷:“我簡直忘了我是個人,愛爾莎只是只獅子”中是不是有了“只”表達效果真的更好?個人認為,這句話只是想說明“我”和“愛爾莎”之間有“類”的根本區(qū)別,但“人”與“獅子”間無高下之分,加了“只”后,似乎強調(diào)出“人”比“獅子”更高一等,而就文章原意來講,這是沒必要的。不知大家如何看這個問題

來源:網(wǎng)絡(luò)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guān)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