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8 22:21:01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語文
老師布置作業(yè),學生做,這是天經地義的,在學生看來似乎早已是約定俗成的事。然而,前幾天,在全縣小學語文教學能手評選活動課中,一位講課老師的一個大膽新穎的課堂設計,令禁不住暗自叫好。
這位老師講是《落花生》一課,在學習課文時,老師采用交流對話的方式,和學生一起閱讀感悟,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師生關系非常融洽。在課的最后,按照常規(guī),老師應該作總結,為學生布置作業(yè)了:“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你們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和體會吧?那么,你們想給己留點什么作業(yè)呢?”此言一出,學生們都滿臉疑惑,默不作聲,也許他們還從來沒受到過這樣的待遇:學生還能自己給自己留作業(yè)?等緩過神來,學生們開始歡呼雀躍起來。
“老師,回家后,我要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老師,學了這一課,我要記住‘父親’的話,并回家把它做成格言,掛到床前,鼓勵自己今后好好地做人。”
“課下,我要搜集更多有關花生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
“回家要寫一篇文章,來贊美一下像花生那樣不講體面而非常有用的人。”
…
要不是自己耳聞目睹,真不敢相信這些回答出之于四年級小學生之口。
“同學們,你們?yōu)樽约涸O計的作業(yè)真精彩,連老師都自嘆不如,我真替你們高興!同時,我也相信你們一定會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課下認真用心去完成這份作業(yè)。”老師的總結也同樣精彩。
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業(yè),多么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路,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同時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今后,我們的作業(yè)設計就應該從尊重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出發(fā),讓作業(yè)內容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把作業(yè)變成學生展示聰明才智和張揚個的舞臺,充分體現(xiàn)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