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18:00:54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1、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了一個閃光的名字——焦裕祿。
焦裕祿擔任縣委書記的蘭考縣,是個靠國家救濟的貧困縣。在一個風雪交加的除夕夜,剛上任不久的焦裕祿和縣委領導一班人來到蘭考縣火車站,看到一群群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準備外出逃荒的農(nóng)民,焦裕祿說:“黨把蘭考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zhàn)勝災害,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呀!”這時,同志們才理解書記把他們帶到火車站來的良苦用心,一個個低下了頭。
焦裕祿是群眾的貼心人,他時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在冰天雪地的隆冬,焦裕祿要求干部深入各家各戶,指示不許凍壞一頭牲口,餓死、凍死一個人。在一個低矮的小柴屋,焦裕祿看到一戶無兒無女的老兩口,老大爺長年生病臥床不起,老大娘雙目失明。老大爺問道:“你是誰呀?”焦裕祿說:“老大爺,我是您的兒子。”焦裕祿的手不肯松開。
2、“大爺忘不了你”——李素麗的故事
李素麗,是北京一名普通的汽車售票員,但她許多感人的故事,如春風般溫暖著眾人心。
素麗在服務中,給自己定了一個標準:不讓乘客別扭著坐在她的車上,更不能讓乘客不高興地走下她的車。那還是素麗在60路當售票員的時候,一天,車駛進磁器口站,李素麗看到站上候車的人群中,有一位拄拐的老人。素麗急忙對老人說:“大爺,您別急,我這就來背您上車!”說著,素麗走下票臺,把老人背上了車,安置在靠近車門的座位上。老人衣衫襤褸,身上散發(fā)著一股嗆人的氣味,幾位站在他旁邊的乘客悄悄地躲到了一邊。起初老人并沒察覺,車過崇文門路口時,老人問身邊的一位女乘客:“同志,這是什么地方?”女乘客瞥了老人一眼沒說話。
看到這種情景,素麗心里一酸,她趕忙接過話茬說:“大爺,您從前來過北京嗎?這兒就是原來的哈德門,現(xiàn)在是崇文門。您再往前看,那就是前門樓子。”老人沉默著,沒有說話。素麗知道老人的心里被剛才的事刺痛了。心想,大爺來趟北京不容易,他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熱愛北京呢。我絕不能讓老人就這樣難過地坐在我的車上,更不能讓他對北京人留下個不好的印象。于是,每到一處,素麗都主動熱情地向老人介紹名勝古跡。漸漸地,老人的臉上有了笑容,一邊聽,一邊點頭。臨下車時,老人拉著素麗的手說:“姑娘,你的心眼好!大爺忘不了你。”
3、雷鋒一生為人民
雷鋒是一位解放軍戰(zhàn)士。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譜寫了一曲曲十分感人的奉獻之歌。
雷鋒每次出外乘火車,總是把座位讓給別人,熱心地為旅客抱小孩、找座位、拎東西、倒開水,還幫列車員打掃衛(wèi)生。一次,他碰到一位帶孩子的中年婦女丟了錢和車票,就用自己的錢幫那位中年婦女買了車票。大嫂激動地問他:“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個部隊?”雷鋒說:“我叫解放軍,住在中國。”
一天傍晚,大雨嘩嘩下個不停,雷鋒在回部隊的路上,忽然聽到一陣孩子的哭聲,他趕快尋聲找去,發(fā)現(xiàn)一位媽媽帶兩個孩子,肩上背著大包袱,正在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立即跑過去,把自己的雨衣披到那位媽媽的身上,又把軍衣脫下,給凍得發(fā)抖的孩子穿上。接著,他問清了她們要去的地方,一直把娘兒仨送了回家。孩子媽媽非常感激地說:“謝謝你!同志。”雷鋒笑著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