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4 20:45:51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高中生活 填報指導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裹上、瀉下、紅潤、杰出、一截、燃燒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生字字形易錯:裹、截、溢、燃、宛
2.理解文中重點句含義,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ㄒ唬┏踝x課文,檢查預習
1.范讀課文,解題釋意
當我們還沉醉在日出的偉大奇觀的時候,如詩如畫的夕照又顯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它描繪出來!
2.板書課題
提問:《海上日出》是什么類型課文?這篇課文呢?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么?
(《海上日出》是寫景課文,這篇也是。從題目可以知道是描寫夕陽的景象。)
3.范讀課文(配樂)
。ǘ┌搭A習要求預習
。ㄈz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請學生先講學會了哪些生字,哪些字易錯,應注意,哪些字音應注意。
字形:裹、橘、截、宛、溢、黎
2.輕聲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杰作:超過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矯健:強壯而有力。
絕紗:美好的。
宛然:仿佛,逼真地。
3.想一想作者寫了夕陽的哪些景色,引導學生再次讀書。
第一部分(1-2)寫觀察夕照的時間和地點
第二部分(3-7)具體描寫夕照的美麗景色
第三部分(8)寫夕照消失。
。ㄋ模┠x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夕陽的句子,提問:為什么說是“迷人的夕照”“如詩的夕照”呢?
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指名讀前2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兩自然段寫了什么?與下文有什么樣關系?(寫了觀察夕照的時間和地點,引出下文“如詩”的景色)
。2)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看看夕照“迷人”在哪里“如詩”在哪里。
。ㄎ澹┞爩懺~語。
欣賞、杰作、紅潤、晶瑩、絕妙、宛然、波光粼粼、矯健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理解句子含義
3.學習按照事物發(fā)展順序觀察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句子“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瓦房鍍上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頓時化作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瓦變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三、教學過程
。ㄒ唬┲该首x課文
(二)學習課文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并把你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并畫出不懂的句子。
2.再次滲透讀書方法的學習
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
。1)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
。2)查閱資料理解難句
。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
(4)通過多讀書展開想像理解難句
。5)我們上課書學的用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方法來理解句子
指名讀課后練習 2(課文中把夕陽都比作了什么,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共同解決。
3.重點理解
。1)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瓦房鍍上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頓時化作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躍著紅潤的光,變得波光粼粼了。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房頂是磚瓦時,陽光射在上面是什么景象,這樣不難理解這句話。(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齊地鋪在房頂上,陽光起起伏伏,就像光在跳躍。這句話描述的畫面是靜態(tài)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動感了。畫面生動活潑)
。2)這會兒,太陽的臉上開始泛出微紅;輕輕的,如紗一般。
讀出自己的體會(“輕輕的”和“如紗一般”都是寫太陽泛出的紅色很淡和“微紅”中的“微”相對)讀出輕、柔語氣。
。3)光帶著收獲的喜悅從“石榴”里溢了出來,映著鉆天楊矯健的身影,在天際形成一幅絕妙的工筆畫。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這幅工筆畫什么樣的,然后畫出來。
。ㄊ斋@的喜悅是對“熟透”的石榴來說的,又圓又紅的太陽掛在楊樹杈上,柔和的光照在鉆天楊筆直的樹干和枝杈上,顯得清晰。色彩明暗搭配就像一幅“絕妙的工筆畫”。在天盡頭形成畫面,引起人無限的遐想,)引導學生想像,并試著畫出來。
。4)指名讀第7,8自然段,畫出給你印象很深的句子
、傥掖舸舻赝@如火的夕陽,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一種激動。
②我知道此時它已經(jīng)到地球的那一面,又為那里的人們帶來一個美麗的黎明。
提問:為什么給你印象深
引導學生:太陽即將落山,從“漸漸”“漫了過來”“幾乎”可以看出黑暗即將來臨,而從“宛然一團燃燒的烈火”又看出太陽不屈不撓的抗爭,從而作者激動和感慨。第②句寫出作者明白太陽此刻落山又為地球另一面的人們送去溫暖和黎明。因此盡管留戀,但還是贊美它給人們帶來光明、溫暖。指導朗讀:讀出作者激動的心情。
四、指導背誦
1.讀背交叉
2.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nèi)容串連起來
3.先部分后整體
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
五、討論課后題3
讀了《海上日出》和《夕陽》,你有哪些不同感受(要學生領悟兩篇課文,比較課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