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22:13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雙語班的家長開放活動中,我上了《小稻秧脫險記》一課,心中頗多感觸。
片段實錄(一):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童話中的三個主要角色,他們是誰呢?
生(齊):雜草、小稻秧、噴霧器大夫。
師:在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做個民意調(diào)查:這三個角色,你最喜歡誰?最喜歡小稻秧的舉手,喜歡噴霧器大夫的舉手,喜歡雜草的舉手。
。ㄉ鶕(jù)自己的喜好分別舉手。)
師:我就是雜草。(戴雜草頭飾)看了這個調(diào)查,我雜草心里很不服氣:居然有這么多人不喜歡我。哼!你們憑什么不喜歡我?(學生笑)
生:你對小稻秧太兇了。
師:我怎么不覺得?
生:你還搶小稻秧的營養(yǎng)。
師:我沒有啊。
……
師:看來,你們沒有足夠充分的理由,所以說服不了我雜草。想要說服我嗎?我建議你們認真讀讀課文的1~2自然段再想辦法來說服我。
生自讀課文。
師:書讀好了,找到辦法了嗎?我覺得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辦法來說服我:可以和好朋友自己通過生動的朗讀來讓我明白我做錯了什么;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把這兩段的情景表演出來,說服我;也可以直接用自己語言來和我辯論,說清不喜歡我的原因。需要再準備一下嗎?
。▽W生興致勃勃地找好朋友一起準備朗讀、表演、辯論。)
(學生交流朗讀、表演情況,師生共同評議,并相機學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中描寫小稻秧和雜草的語句,在表演的基礎(chǔ)上理解詞語“團團圍住”、“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的意思。)
片段實錄(二):
師:聽了你們生動的朗讀,看了你們精彩的表演,我終于明白了:雜草這樣欺負人,簡直就是強盜,怪不得大家都不喜歡它!老師再也不愿意做兇惡霸道的雜草了。(摘去頭飾)我被你們說服了!
師:在氣勢洶洶的雜草欺負下,小稻秧怎么了?
生: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
師:多可憐的小稻秧。≌l來救救它?誰來救救它?
生(紛紛舉手):我來救它!我來救它!
師:啊,原來是噴霧器大夫來了。(給學生戴上頭飾)你為什么要救小稻秧。
生:小稻秧受雜草的欺負,太可憐了!
生:雜草這樣欺負小稻秧,太壞了,我要懲罰它!
師:你太好了。同學們,你們覺得噴霧器大夫是怎樣的人?
生:他很勇敢!
生:他是個助人為樂的人!
生:他看到別人受欺負,就打抱不平。
師:大家都夸獎你呢!我也很敬佩你,因為我覺得你是個勇敢正義的英雄!同學們,像這樣的英雄事跡,我們要大加宣傳,讓大家來學習。你們想當個出色的宣傳員嗎?
生:想!
師:我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宣傳員。為了更好地宣傳,我建議大家先好好地學習一下英雄事跡,課文的3~5自然段,再和好朋友一起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準備,好嗎?
。▽W生各自朗讀后,自由組合準備。)
。ń涣鲝褪、表演的情況,師生共同評議,相機學習有感情朗讀噴霧器大夫和雜草的語言。)
片段實錄(三):
師:你們的宣傳太好了,我要給你們打的是最高的等第,是“優(yōu)秀★★★”!
(生熱烈鼓掌。)
師:同學們,你們也有機會來宣傳,每個小組都可以邀請家長來作評委,看看爸爸媽媽給你們打什么等第,等會兒一起交流。
。▽W生邀請家長后,各組自己表演,家長評價。)
師:爸爸媽媽給了你們什么評價呢?得“優(yōu)秀★★★”的舉手。大家都是最棒的宣傳員!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
(生笑了。)
師:同學們,今天你們學得高興嗎?
生:高興!
師:你們也給老師帶來了快樂!你們都是傳播快樂的小天使!
。ㄉ_心地笑。)
師:愿意把快樂帶給其他人嗎?
生:愿意!
師:那就回去把這個故事講給你喜歡的人聽,好嗎?
生:好。
反思: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nèi)驅(qū)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因為心理學實驗證明,人在有興趣時會伴隨著血液循環(huán)的亢奮,使大腦皮層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并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各種心理活動都調(diào)動起來,呈現(xiàn)出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并且由于興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和動作性,能夠引起高度的注意,激起飽滿的熱情,產(chǎn)生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所以對其他非智力活動也具有積極影響。這種實驗證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發(fā)揮80%以上,而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fā)揮20%。所謂激發(fā)興趣,在心理學上指的是把學生已經(jīng)形成的、潛在的學習需要充分調(diào)動起來。在課堂上,教師只有當好"導演",為學生搭設(shè)“表演”的舞臺,誘發(fā)學生"入境",使學生產(chǎn)生"入境始入親"的感受,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在本課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shè)了兩個學習的情景:1、嘗試說服雜草;2、做個出色的宣傳員。這些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嘗試,全新的挑戰(zhàn),全新的體驗。從沒做過的事情學生就愛去試試。這兩個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使他們產(chǎn)生嘗試的欲望,所以,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去了。
低中年級的學生最愛游戲性的學習方式,活動化、交際化的課堂學習是最適合他們的了。在本課的學習中,他們自由組合,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和好朋友一起討論、表演、朗讀,思維更活躍了,感受更真切,學習效果當然更好了。
二、自主學習,尊重個性體驗。
素質(zhì)教育是面向全體的教育。然而,我們面對的都是有差異的全體學生,尊重個性,發(fā)展個性是素質(zhì)教育的宗旨。學生因受遺傳特質(zhì)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性格傾向,依據(jù)智能多元化理論,人的智能傾向各不相同,因此,學生學習活動是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加德納有一句名言: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不同形式。所以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這節(jié)課上,教師創(chuàng)設(shè)學習情景后,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學習的時間交給了學生,鼓勵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對同一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學生在充分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上,和同學一起研究、討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可以說,可以讀,可以演,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探討、爭論、交流,學生蘊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閃光,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真情流露”中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這樣的學習是輕松快樂的學習,是學生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的學習,所以學生的思維得以發(fā)展,個性得以張揚,還充分享受到了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三、體驗成功,強化學習積極性。
有人曾這樣說過:“一個人之所以很愿意從事某一方面的事情,往往與其成功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兒童做某一件事,獲得成功,得到老師、家長的肯定,兒童就越來越積極地投入到這方面的事情中去,從而其能力發(fā)展得越來越快。”
這節(jié)課上學生獲得了兩次成功的體驗:成功地說服了教師(即“雜草”),成功地獲得了老師和家長的贊揚。這樣的成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中有無窮無盡的樂趣,就會更加樂意勤奮地學習。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說:“在學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jié)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個結(jié)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啟發(fā)并且加強青年人的這些心理力量,我看這該是學校的最重要任務。只有這樣的心理基礎(chǔ)才能導致一種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財產(chǎn)——知識和藝術(shù)技能。要啟發(fā)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能力,當然不像使用強力或者喚起個人好勝心那樣容易,但它是更有價值的……如果學校從這樣的觀點出發(fā),工作很成功,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作業(yè)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lǐng)受。”在他們眼里,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讀和寫,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新的探索,新的考驗,更是一次又一次的獲得成功的美好經(jīng)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