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34:38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針對以往教育實施中重語文工具性,輕人文性的現(xiàn)象,特別提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從某種角度看,語文教學也可以說是與語言打交道的師生相長的過程。語文教學以語言文字為載體,以語言表達、感受、運用為實施手段,其最終目的就是能正確、有自己特色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然而,語言文字的表達是無限自由的,是無拘無束的,要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的滲透,突破口何在?以何種方法為好?我們經(jīng)常會想盡方法把各種美綜合在語言文字的身上,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形象生動的字詞、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急重緩輕的節(jié)奏、別具一格的語法、奇特巧妙的修飾等,為學生建起一個美的序列,展現(xiàn)一幅蘊藏美的畫卷。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的課文從《讓我們蕩起雙槳》到《古詩兩首》(《山行》、《楓橋夜泊》),從《做一片美的葉子》到《北大荒的秋天》,帶著學生從北海課余生活的輕松之美,走到秋之奇景中留連一二,再緩緩看看美的大樹,學一學如何做一個心靈美的人,再隨著北大荒的第一片落葉去領略北大荒秋天的豐收之美。學生們時而輕輕哼唱,時而浮想翩翩,時而低頭沉思,時而熱熱鬧鬧的畫一畫心目中的北大荒。一路學下來輕輕松松,美不勝收。
可以說,帶學生走進語言文字的天地,是滲透美育的一種好的方式。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一個特例,讓我感悟到:美育的滲透有時也可以走出文字,再來看美。
第七課《拉薩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筆優(yōu)美,但所描寫內(nèi)容遠離學生的生活。一開課,我就讓孩子們看課題質疑。學生圍繞著拉薩、天空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有不少是值得研究的,例如:為什么不寫西藏的其他地方,而只寫拉薩的天空呢?拉薩的天空為什么那么美呢,我們的天也很藍,為什么不像拉薩的天那么透亮呢?從這些提問中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直指美的核心所在。接著我和學生一起聊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鼓勵他們查找資料,自己試著解決想了解的問題。在第一課時初讀過后,我期待著第二天的語文課。
第二節(jié)課圍繞著“我喜歡拉薩天空的什么”的問題,進行著激烈的討論。我和學生一起看圖片,品讀句子,玩味著課文里優(yōu)美的語句。我注意到班長一直舉著手,似乎和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果然他的第一句話就出人意外。“曾老師,我覺得拉薩的天空有美的地方也有不美的地方。”他的目光堅定不移,我示意他繼續(xù)說下去。“課文里寫: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我覺得這是寫藍天離人很近,用手就可以摸到藍天,甚至可以在像小河一樣的藍天里洗臉,我和大家一樣也覺得藍天湛藍的很美。但是天空離人這么近,那里的西藏人民不會覺得壓抑嗎?”顯然學生沒明白他的意思,全瞪著他。“你是說天空很低,這樣氣壓就很低,人會覺得呼吸困難,是嗎?”班長對我?guī)退怆y報以一笑,拼命的點著大腦袋。
“大家怎么認為?”我拋出了大石頭,期待著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局面。沒想到全班靜悄悄的,有一兩個欲言又止。我也做出沉思之狀,自語道:“有道理嗎?西藏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是什么呢?”我看見朱道鑫眼睛里亮光一閃,心里一陣欣喜,“朱道鑫,你來講講。”朱道鑫拿出了自己找到的資料,慢慢講了起來。學生從他的介紹中知道了西藏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幸福快樂。于是有學生總結說:“西藏人民并不覺得壓抑,他們生活得很好!”學生們感受到了那里人民精神的愉悅,但是對于氣壓的不同并沒有正確的認識,顯然班長的話有理,這個問題還要再聊一聊。“西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誰對青藏高原有了解?”在進一步的了解中,學生們明白了空氣的稀薄確實能使人呼吸困難,感到壓抑,只是西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習慣了這種氣壓。憑我的直覺,如果問題就此完結,會有遺憾留在學生心里,因為在學生的資料介紹中有關于西藏人民生活的情景,對此他們是帶有朦朧的憧憬的,是一定會有求知欲望的。于是我請學生和我一起欣賞了歌曲《青藏高原》,在高亢、清俊的歌聲中,在西藏獨特的美景中,學生欣賞到西藏人民驅馬放牧的生活情景,班上一陣陣唏噓聲。
美與情感一開始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情感愉悅是美育的魅力所在,情感共鳴卻是獲得美的體驗的基礎。正因為學生對西藏人民的生活產(chǎn)生了由衷的向往之情,感受到藍天之下的幸福生活之樂,才能真正解決心中的疑團,達到對美的認可。此后的學習,學生談得更有根有據(jù),他們也能結合資料進行闡述。課堂上隨時可聞聲情并茂的朗讀聲,隨處可找妙語美文,學生的情緒達到了高潮,最后都想去西藏親眼看一看,有一個孩子說:“我要到布達拉宮對面的高山上做一個伸手摸著藍天的巨人,和布達拉宮比一比!”這種氣概也絕非讀讀文字所能激發(fā)的呀。
班長的一席話,引出了一個關于外表描繪美奐絕倫的事物它的實質是否也如此美的探究問題,這直指美的本質。我們經(jīng)常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會想方設法來營造情景、再現(xiàn)情景,把學生引進文字的世界中,我想這是為了讓學生去感受文字營造的美。同樣讓學生走出文字,去質疑文字本身,也是很好的再體驗,從而能使學生獲得更多地感受,這種獲得不僅僅是外在的形象美,更有內(nèi)在的情感共鳴之處,達到精神美的獲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