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9 00:04:45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材 語文 六年級
主持人:兩位老師好!我手中拿的是語文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1—6年級)A版一年級上冊課本,這冊課本令人耳目一新,它的內容,它的特點,許多是我們在過去的課本中所沒看到過的。老師在教學中,如何把握,如何使用呢,我們就這個話題和兩位老師共同交流一下看法。
婁老師:語文出版社編寫的這套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材,的確如你所說,是一本全新的語文教材,它不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而且很有特色。老師使用這冊教材前,首先要認真學好語文課程標準,領會和掌握課標精神;另外要認真研讀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主持人:一年級上冊課本,開篇見文,一開篇就是課文,與過去的教材安排不同了,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婁老師:開篇見文,這樣安排是尊重兒童已有的母語基礎,從母語學習的銜接考慮的。兒童入學前母語已經有很好的基礎了,入學后口語和書面語如何銜接,過去這個問題解決的不好。這本教材把它解決了。開篇見文,第一課就接觸書面語,不但滿足了剛入學兒童學習的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而且把入學前后母語的學習聯(lián)系起來了。
王老師:尊重兒童已有的基礎很重要。過去我們基本上是從零起點出發(fā),先學拼音,學了拼音再認字,再學詞,再到句,最后到閱讀,一學期已過半了。把母語學習的銜接隔斷了。另外,有的孩子入學前在幼兒園或家里也學過一些拼音和字,入學后還是這些內容,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家都覺得這里有問題,又不知從何入手解決,F(xiàn)在教材這樣安排,就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空間。
主持人:使用這套教材,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應注意哪些環(huán)節(jié),從哪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呢?
婁湘生:使用這套教材,首先要抓住閱讀這個環(huán)節(jié),從閱讀環(huán)節(jié)入手。教材開篇見文,就是要先讀。從第一單元的三篇課文看,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校園生活這個主題的。都是兒歌,內容淺顯好懂,也很平實,貼近剛入學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心理,容易讀。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課文,老師要先范讀,讓學生認真聽,也可以聽朗讀音帶。在教學時不要過多地分析和講解課文,主要讓學生去讀、去背,在讀、背的過程中,感悟學校生活的快樂。
王老師:“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閱讀的目標之一。本冊教材每篇課文后都有讀或背的要求。在開始教學時要注意,要求學生認真聽讀,聽準讀音,注意語速。老師范讀之后要領讀,讀時要由句到文。要糾正頓讀和唱讀現(xiàn)象。頓讀就是一字一頓,唱讀就是拖著長腔,沒有停頓,不管語速快慢。在領讀時讓學生把字音讀準,避免方音的干擾。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
主持人:學生剛開始學習朗讀時,老師的示范和引導是很重要的。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一開始養(yǎng)不成好的習慣,將來改就不容易了。
婁老師:一定要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課文要讓學生多讀,讀通、讀順。要用普通話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獲得初步的感悟。老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和具體課文予以指導,提高閱讀質量。此外,讀的形式要多,讀的面要大,讓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
主持人:語文課程標準還對閱讀的量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如何落實這個目標?
王老師:落實這個目標,要擴大閱讀面。本冊教材中,閱讀資源比較豐富,除了正式的課文,還有語文樂園中的閱讀材料,學拼音中的兒歌短文,首先要把這些資源利用好。還可以閱讀與教材配套的《同步閱讀》中的文章。這樣,基本能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閱讀量。當然,僅僅這些是不夠的。有條件的還可以利用圖書館或家庭藏書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
主持人:關于閱讀的話題先到這里。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重點,教材采取了隨文識字的方法,請您談談有關識字教學的想法。
婁老師:本冊教材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這也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識字方法。它的好處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和閱讀聯(lián)系緊密,符合漢字識記規(guī)律。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生字,在閱讀中認識生字,發(fā)揮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不要一開始就拿出生字卡片教學生字。在學生自主識字的基礎上,著重解決重點字,這里所謂重點字,不是教材規(guī)定的,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帶有共性的難認的字。教學生字時形式可以多樣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多媒體。盡管各地條件不同,但一定要活躍,調動學生的興趣。
主持人:有些學生在課文中生字都認識,離開課文有的生字就不認識了。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王老師:首先,識字有個積累的過程,不要急于求成。識字只有在反復閱讀、不斷復現(xiàn)的基礎上才能掌握。上面提到擴大閱讀量也有助于學生鞏固識字的成果。此外,老師還要注意,也許學生還認識了課本中生字以外的字,要隨時注意了解學生識字的情況。老師在具體教學時也可采取跳讀的辦法,不要總按照生字表中的順序去讀。
主持人:本冊教材識字寫字分兩條線走,多認少寫,先認后寫。寫字教學要注意些什么?
婁老師:教材從第三課開始要求寫字,也出現(xiàn)了筆畫名稱和筆順規(guī)則。在字的形和義上已有了初步的要求。所以,一開始就要打好基礎。如第三課的四個字:一、二、三、十,在教學中要注意:這些數(shù)字都是漢字,和阿拉伯數(shù)字不同,要引導學生區(qū)分開。不要忽視了筆畫名稱和筆順規(guī)則。橫、豎是筆畫名稱,先橫后豎是筆順規(guī)則,都要教給學生。有些內容不考,并不等于不學。
主持人:剛開始學習寫字,還應該教學生認識寫字本和田字格。如,什么叫橫中線、豎中線,哪是左上格、右上格。
王老師:對,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東西。因為寫字的時候,字在田字格里有一個占位的問題。筆畫占哪一格,起筆在什么地方,收筆在什么地方,都要給學生講清楚。要注意指導學生按正確的筆順書寫,教材配套的《寫字本》里有每個會寫字的筆順,學生寫字時可以參考。
現(xiàn)在好多地方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學寫字,形象直觀,起到了好的效果。但是,老師的范寫也很重要,這也是老師的一個基本功。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字作業(yè)應該在課堂上完成,不要拖到課下,一來避免增加學生負擔,二來可以及時反饋。教學時課堂上可以適當做一下評價,要多鼓勵,提高學生寫字的自信心。
主持人:教材對拼音的安排化整為零,先分散再整合。這種安排是其他教材所沒有的,是一種獨創(chuàng),具有新的思路。那么,在具體教學時,應怎樣去把握呢?
婁老師:開篇見文,拼音分散,這是一個整體的安排。體現(xiàn)了編者對母語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所以,在正式進行拼音教學前就要有所準備。比如,雖然沒學拼音,但課文開篇就都注了拼音,這實際上是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老師教學時,可以順便提示一下,入學前在幼兒園學過的,自己可以試著拼讀認字;沒學過的,可以說一下漢字上注的是漢語拼音,以后會專門學的,讓學生先熟悉熟悉。經過三課的熟悉,正式學拼音時,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基礎,在期盼著學習。這時,學起來應該比較容易進入狀態(tài)。
主持人:這是化難為易,給學生一個熟悉拼音的過程,先有個感性的認識。說句通俗話,就是先來個熱身賽。
王老師:在教學漢語拼音時,要充分利用課文給的資源。比如,可以從觀察情境圖入手,并結合兒歌引出要學的內容。以第一單元“學拼音一”的“aoe”為例,以往一般采用單幅圖教學的方法,本教材采取的是整幅情境圖,引導學生從對圖的觀察和讀文入手,引出單韻母。他們說圖上有一條河,就引出了he,他們說圖上有大公雞就引出dɑ,大公雞喔喔叫就引出了o,結合讀兒歌,這樣就引出了字母ɑ、o、e。這時候教師出示馬、鵝、河的圖片,然后練習ɑ、o、e的發(fā)音。接下來再放到字詞當中強化韻母。既讓學生知道讀音,又讓他們回到文句當中和漢字結合,這就是本教材情境圖與其他教材單幅圖教學的不同。音、圖、文、字四者的結合和情境的變化,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靈活掌握。
主持人:漢語拼音分散到四個單元學習,避免了集中學習的枯燥,降低了難度,但由于分散學習,在整合時應注意些什么?
王老師:漢語拼音的整合,教材已經注意到了。第一,每個單元“語文樂園”中都有復習拼音的內容,復習的方式不是一個一個的字母,而是以音節(jié)的形式出現(xiàn),這也是一種整合。第二,課文都注了拼音,老師也可以有意識地結合字詞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內容,可以利用拼音識字,也可以利用漢字鞏固拼音?傊,老師要有整合的意識。
主持人:教材中每篇課文后有課后題、會認字、會寫字、我的詞語庫等項內容,教學時各有什么要求?
婁老師:課后題的設計以閱讀為主,幾乎每課都有朗讀或背誦的要求,這是積累語言和感悟思考的基礎。有的課后還設計一個拓展延伸的題目,教學時要具體設計實施的步驟。比如第三課《數(shù)字歌》的“填一填,說一說”,既是一個簡單的口語交際,介紹自己,又和本課的寫字結合起來。完成這個題目,先要介紹自己“我叫xxx。我是x年級x班的學生。我認識了x個新朋友。”在此基礎上,填寫上自己的名字等內容。
主持人:會認字、會寫字前面談識字寫字已經涉及到了,還需注意些什么?“我的詞語庫”教學時有什么要求?
王老師: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這套教材里課后的會認字、會寫字與過去教材不同。會認字都是本課的生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寫。而會寫字有的是本課的,有的是前面已經認過的,寫的時候鞏固一下就行,主要是要求寫正確,寫端正。“我的詞語庫”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主積累詞語,讓學生念念即可,不要求記,也不考查,但可以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主持人:語文樂園是單元學習的整合,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拓展延伸。教學時應該如何把握?
婁老師:語文樂園內容的確非常豐富。“語海拾貝”中有拼音復習和整合的內容,要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注意重點指導讀音。“有趣的漢字”主要是向學生舉例性地介紹或展示漢字的特點、識字的方法,目的是增加知識,開闊視野,不必作為考察的內容。“寫字板”中練寫的四個字,主要是筆畫的復習和比較,有的給予筆順和寫法的指導,目的是把字寫正確寫好。像詞語和句子的有關練習也應是以積累為主,并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不把學生的學習局限在書本中。“閱讀欣賞”以讀為主,以學生自學為主。不要把工夫花在理解分析上。閱讀材料也可不限于此,老師可以另選,也可把“學拼音”中的閱讀資源利用起來。
主持人:樂園中的“語文生活”是一個亮點,它整合了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和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教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王老師:“語文生活”的教學,一要體現(xiàn)綜合性的特點,二要根據每個單元不同的設計,突出重點。老師要研究設計好每一次的活動步驟。比如樂園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課程表。向大家說說爸爸媽媽小時候喜歡哪些功課,自己喜歡哪些功課。”學生完成這個活動首先要和父母一起看課程表,進行交流,了解父母小時候喜歡什么課,這是學生的自我語文實踐,主要是口語交際,而且是互動式的;在此基礎上,學生把從父母那里獲得的信息歸納,然后向同學介紹爸爸媽媽小時侯喜歡的功課,自己喜歡的功課,這又是一次口語交際,是以介紹為主。老師事先要給學生說說完成這個題目的步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語文生活”的活動要照顧到每個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
主持人:剛才和兩位老師就本冊教材教學的想法和建議,進行了交流,我們相信老師們一定能在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qū)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為語文課改做出自己的貢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