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20 18:59:5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師:請大家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說的是什么?
(生默讀)
生:這個自然段說的是“魯班造出了魯板”。
師:對!這段話里有個句子,出示:
“魯班出神地看著,忽然眼睛一亮。”這里的“眼睛一亮”是什么意思?
生:是因為魯班看到了鴨子在游水,撥出了小小的波浪,陽光照在上面,魯班就覺得眼睛一亮。
生:魯班看到鴨子游水,想出辦法來了。
師:這兩位小朋友說得都有道理,你同意哪位小朋友的答案?
生:我認為第二個小朋友說得對。是魯班想出了好辦法,怎樣來造魯板來了。
師:那是什么好辦法呀?
師:他“馬上找來一根粗木棍,把上半截削成圓形,就像鴨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鴨子的腳蹼”。
師:你們能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嗎?
生(畫)
師:你畫得真不錯!魯班怎么想到魯板的樣子呢?
生:它是從鴨子用腳蹼撥水的動作想到的。
師:文章是怎么說的?
生:(讀)這時,一群鴨子“嘎嘎”叫著,“撲通撲通”跳下水。只見它們用腳蹼往身后撥水,身子輕快地向前滑行。
師:誰見過鴨子的腳蹼?畫給大家看一下。
生(畫)
師:(引導學生比較魯板和鴨子的腳蹼,找一下相似的地方)小朋友想一想,魯班為什么能發(fā)明魯板呢?
生:他觀察地仔細。
生:他肯動腦筋。
師:是呀!真是由于魯班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周圍的現(xiàn)象,又肯動腦筋,因此,他就有了不少發(fā)明創(chuàng)造。
【評析】這個教學片斷,緊緊抓住魯班“忽然眼睛一亮”,引導學生上接鴨子用腳蹼滑水動作的啟示,下連魯班如何造出魯板,重點突出。二是將閱讀和美術結合,讀讀畫畫,學生可以把抽象的語言化為形象的圖畫,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