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23 00:15:4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名師 藝術(shù) 哲理故事
幾年前曾讀過一篇文章,是著名現(xiàn)代鄉(xiāng)土作家劉紹棠先生寫的散文,題目叫《師恩難忘》。初看題目,猜想內(nèi)容,覺得可能是寫老師怎樣關愛他,怎樣教導他……,以此來贊美教師的偉大。但是讀過之后,似乎給人一種文不對題的感覺:作者在文章里描寫了一位姓田的老師給孩子們上課的情景,田老師上課有個特點,就是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他教四個年級的語文,每課都是這樣,作者受業(yè)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老師上課,學生聽課,這是在學校里最普通的事情了,怎么會說“師恩難忘”呢?我產(chǎn)生了疑問。
不久前,在翻看一些舊書的時候,又拿起《師恩難忘》細細讀了幾遍,我突然有所頓悟,在字里行間似乎品味到了師恩的真正含義,并不禁為自己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的疑問感到羞愧。作者雖然寫的只是老師上課,學生聽課,這些最普通的事情,但田老師每節(jié)課講的故事,如同春雨點點,滋潤著他的心田,豐富了他的想象力,使他具有了發(fā)達的形象思維,而這些正是一個作家必備的素質(zhì)。試想如果沒有當年老師講的一個個精妙的故事,也許在中國的文壇上會失去一位有才華的作家,我們也就讀不到那些充滿泥土芳香,至真純美的作品了。老師那廣博的知識和獨特的教學方法,使作者把文學當作了自己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yè)。
掩卷沉思,文中的田老師是舊中國的一位普通小學教師,他的學校就是一座破廟,他的學生有四個年級,他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師范教育。是什么讓作者對老師終生難忘?是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這便是體現(xiàn)在田老師身上的高尚的師德。
教師的才學感染熏陶著學生,甚至成為了一生的追求,可見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與教學水平,對學生的成長起著多么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染,陶冶著每個孩子的心靈。
師德是什么?在新時期,師德體現(xiàn)在哪里?新時期的黨員教師要做師德的模范,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界定師德,但一名教師除要具備高尚的道德之外,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適應孩子需要的教學能力,這是根本的要求。想想近代的名師陶行知、蔡元培……,再想想當代的名師孫維剛、李烈等等,這些教師的楷模,哪一個不是學識淵博,教學藝術(shù)精湛的頂級人物呢?他們在課堂上用知識滋養(yǎng)著一棵棵幼苗,用知識架起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橋梁。
師愛有種種,做有才學的教師,做能上好每一堂課的教師,這是為師之本,師愛之本。在很多老師看來,上課是教師最普遍的工作,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我們往往會對課堂感覺淡然。我走進過很多老師的課堂,很多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老師講《小貓釣魚》,在黑板上順手拈來一只“小貓”,學生的眼睛變得明亮了;一位老師講古詩,聲情并茂地朗誦,讓學生不由得為他鼓掌喝彩……我們每天都要走上三尺講臺,而正是在這三尺講臺上,你會讓一顆顆幼小的心靈生出理想的翅膀。我們今天上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在為學生的明天奠基。[
要做師德的模范,不僅體現(xiàn)在關愛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上,更表現(xiàn)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豐厚自己的學識,提高教學水平上。我們應該做一名有學識的教師,因為自古就有“學高為師”的說法。我們應該使自己的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的心靈在這里得到滋養(yǎng)。
讓我們多讀讀書吧,書本會讓我們變得厚重起來。用你擁有的知識愛學生,用你掌握的教學方法,改變你的課堂,鍛煉自己,磨練自己。
也許,將來我們也會聽到,有一個聲音會對你說,師恩難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