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糾正孩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1-05-16 17:36:46

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就喜歡依賴父母,總是忘記這個忘記那個,其實父母不必為孩子操很多心的,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培養(yǎng)孩子,才是真正為他好。
龍龍聰明、機靈還樂于助人,大家都很喜歡他。可就是這樣一個招人喜愛的孩子,最近卻愁壞了他的爸爸媽媽。原因是剛上一年級的龍龍總是丟三落四,辦事情馬馬虎虎。這次回家又忘記帶油畫棒,沒有辦法完成老師的作業(yè)。
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愛丟三落四的孩子,他們的依賴性都很強,獨立性差。面對著馬馬虎虎的孩子,家長到底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呢?
首先,要學會做個“懶爸爸”、“懶媽媽”。現(xiàn)在的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陽,說什么是什么,即使不說家長也會幫著做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經(jīng)成為事實。長期下去,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很強。所以,家長要學會“偷懶”,來培養(yǎng)兒童的獨立性,放棄依賴性。如收拾書包,家長要盡可能地把這些小事交給孩子來做,讓他們從小事中培養(yǎng)獨立的習慣。
第二,孩子的事情要有個“圈”。所謂“圈”,就是讓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循環(huán)往復(fù)。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毛毛的媽媽就是這樣做的,早上起來毛毛要先刷牙,接著快速地喝下一杯溫水,再去洗臉、吃早餐等。這樣有規(guī)律的生活能有效地糾正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
第三,學會珍惜。有的孩子會有一個很好的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丟掉一支筆,一個本,不算什么。因為他們知道丟了也無所謂,很快就會有新的。孩子不知道丟掉的東西值多少錢,家長也不知道這樣快速的補漏讓孩子體會不到丟三落四的后果。所以,家長要引導(dǎo)孩子懂得珍惜。明明小的時候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無論丟掉什么也不會受到責罰,而且很快會有新的出現(xiàn),F(xiàn)在明明回到父母身邊,依然丟這丟那的,可是媽媽和爸爸故意不買。有一次,明明的紅領(lǐng)巾又丟了,很久都沒有新的戴。明明心里很難受,嘟著小嘴說:“爸爸,我再也不丟東西了。”看到孩子難過的表情,明明的父母知道,這次他真的會改了。
第四,及時看“本”,自檢自罰。孩子丟三落四不是故意的,針對這樣的情形,家長可以做一個“提示本”或者“提示板”,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這樣有利于孩子快速的檢查自己所要帶的物品。以前紅紅的書包總是由媽媽來收拾,現(xiàn)在她要上小學了,媽媽說書包要自己收拾,落下任何東西都要自己承擔后果。雖然這樣,紅紅還是在上學的第二天忘記了帶筆袋,在第七天忘記帶練習冊。于是,紅紅的媽媽在她的桌子上放了一塊提示板,上面要求紅紅寫好要帶的東西。從那以后,紅紅再也沒有忘記帶東西。這樣的“提示板”也可以放在出門的位置,抬頭就可以看到,比如雨傘、紅領(lǐng)巾等。
第五,該讓孩子嘗嘗“苦頭”。雖然很多家長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沒有丟三落四的壞毛病,可是一到丟了東西之后,便很快地安慰孩子,并且買新的代替。其實,在一些特定的時候,讓孩子嘗嘗“苦頭”是有必要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后果承擔法。剛剛回家后,一臉的害怕,原來他把新買的自行車又放到樓下去玩,現(xiàn)在丟了。這是剛剛丟的第三輛自行車了。剛剛的爸爸知道后很生氣,但話語中沒有表露,只是告訴他既然這樣粗心,那就自己想辦法去學校吧。學校離家雖然不是特別遠,但這段距離也讓剛剛深深的記住了,做事情一定要細心。
最后,家里的東西要放置的有條理。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家里亂七八糟,找東西的時候總要浪費很多時間。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隨手亂放、隨地亂扔?xùn)|西的人。只有家長做好榜樣,將大人與孩子的東西放置整齊,各自歸類,才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家庭教育講究方法,用一種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正確的引導(dǎo)孩子,即使是已經(jīng)形成的壞習慣,也會逐漸被改正的。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