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契而不舍”的毅力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 2011-06-13 13:31:26

有些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做事不是虎頭蛇尾,就是半途而廢,不能善始善終。對此,家長不可視而不見或遷就放任。一般地講,做事不能有頭有尾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較脆弱,意志力較差,情緒不穩(wěn),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長久。從整體上看,這樣的孩子自立自理的習慣少,能力也差。
由于孩子做事很少成功,養(yǎng)成自信心不足,甚至嚴重的自卑感,或馬馬虎虎,對人對事都抱一種不在乎的無所謂態(tài)度。產(chǎn)生這樣現(xiàn)象的原因比較復雜。從生活實踐中來看,主要原因有這幾種:
一、家長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也常有不善始善終的情況,這會影響到孩子。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其言行及作風習慣,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二、孩子的意志力比較差,不愿動腦筋,做事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
三、父母要求不嚴,甚至包辦代替。
四、父母或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的實際能力無法達到。
執(zhí)著的人,他一定會比一個因心急而半途而廢的人受人歡迎。如果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一定不會成功。半途而廢是一種嚴重影響學習效果的不良習慣。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有這種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性。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將一只跳蚤放進沒有蓋子的杯子內(nèi),結(jié)果跳蚤輕而易舉地跳出了杯子。隨后,他又用一塊玻璃蓋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時,都因撞到玻璃而跳不出去。過了一會兒,他把玻璃拿掉,結(jié)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自然也就不能離開杯子了。這個“跳蚤實驗”給人很大的啟示。其實,在許多情況下,孩子和跳蚤一樣也有類似的地方。
有的學生會說,因為他天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不能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持之以恒,其實,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天生愛學習和天生不愛學習的人。
我們可以把學習比喻成一個吃核桃的過程,核桃肉十分美味,但如果不把堅硬的外殼打開永遠也嘗不到它的美味。有些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努力不懈的精神,經(jīng)過刻苦的學習,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終于打開了核桃殼,嘗到了核桃的美味。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也建立了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對學習的興趣,要經(jīng)過刻苦的付出才會苦盡甘來。
而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同學,仍徘徊在“核桃殼”外。由于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沒有努力付出,以致無法品嘗“核桃肉”的美味,也就體驗不到學習成功的樂趣了。時間久了,失敗的次數(shù)多了,學習自然成了令人煩惱的事。不夠堅強、沒有不為外界干擾所搖動的意志和毅力,很難堅持學習之路。
學習也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就如同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甚至巨大的犧牲,有時還要克服電視節(jié)目、游戲、足球、小說等的誘惑。所以,那些成績較差、對學習不太感興趣的同學,還需要繼續(xù)磨練意志和毅力。從答對一道題目、聽好一節(jié)課開始,鍥而不舍地投入學習,一旦那層“核桃殼”被打破,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和樂趣,便能逐步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了。
每個人都能登上人生的金字塔,無論是鷹還是蝸牛?問題在于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是蝸牛而不是鷹。那么作為蝸牛的我們.想站在金字塔塔頂,就必須持之以恒。
在每一個新學期開始時,為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最初幾天還能完全按照計劃學習,到后來卻漸漸松懈,最后甚至完全舍棄了原定的學習計劃。在課堂上聽課,只能在前二十分鐘專心,后二十分鐘就無法繼續(xù)堅持。
寫作文的時候,通常前幾段文字書寫得非常工整,到后西就漸漸變得潦草凌亂,以致成了無人能識的“天書”;做作業(yè)一遇到不會傲的問題就打退堂鼓;原本計劃在每天早自習時讀一個小時的英語原文,剛開始還能堅持,等到再過一段時間就放棄了。
達·芬奇因為熱愛學習,且持續(xù)不懈,因而得以橫跨多種領(lǐng)域,同時是建筑學者、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fā)明家、數(shù)學家、音樂家;而他無窮的好奇心與創(chuàng)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shù)家代表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王羲之經(jīng)年累月苦練書法,成就“天下第一行書”的盛名;錢鐘書堅持每天進閱覽室,才有“橫掃清華圖書館”的豪言壯語,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因為堅持。登山者才能登上世界第一高峰。假如他們都半途而廢,沒有堅持到底,恐怕若干年后,歷史上又會少了幾頁輝煌的篇章。
學習過程中的半途而廢對學習效果影響極為嚴重,同時,更對培養(yǎng)孩子健康、規(guī)范。嚴謹?shù)膶W習作風不利,它所造成的后果不僅嚴重,而且后患無窮。因此,每位父母要重視孩子的這個壞習慣.不能掉以輕心、視而不見或遷就放任。針對孩子沒有毅力,做事沒有恒心的特點,父母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1.和孩子有個約定
孩子退縮的原因之一是,興趣減弱。家長不妨在孩子參加興趣班之前,就和孩子講好,如果想學就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任何事情都不是輕而易舉可以完成的。和孩子定個約定,比如,必須堅持上完一個學期的繪畫課,寫下來掛在墻上,并且教育孩子一定要遵守約定。
2、鼓勵孩子戰(zhàn)勝自卑
孩子退縮的原因之二是,隨著時間的延續(xù),課程的學習難度加大了,最初的興趣已經(jīng)被枯燥的練習代替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某個曲子總也彈不好,某個單詞發(fā)音總是不對,足球比賽中總是不進球……而當孩子看到其他的人比自己強,便會產(chǎn)生一種自卑心理,為了逃避就會退縮。
這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長處,讓他懂得戰(zhàn)勝自己就是最大的勝利。
3.讓孩子自由的選擇
如果孩子真的是不喜歡的話,家長也不要勉強。因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許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適合這個領(lǐng)域。
比如,孩子學琴,最初是好玩,學了一陣子后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喜歡單調(diào)的練習,最后甚至到了厭惡的程度,那么勉強又有什么好處呢?不妨暫時放棄一下,讓孩子多領(lǐng)域地嘗試嘗試,掌握多種技能的同時也會找到自己的最愛。
4。父母要做好表率
父母首先要求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廢,并注意讓孩子模仿,同時經(jīng)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樣堅持到底的。
5.要注意孩子的意志力和競勝心的培養(yǎng)
對于意志力差和競勝心不強的孩子,家長應注意激勵培養(yǎng)他。孩子有了較強的意志力,有了不甘落后的競勝心,那么做事就有了驅(qū)動力,從而想法做完一件事。
6。父母要指導監(jiān)督孩子做夢
孩子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在關(guān)鍵時刻要給予指導和提示,這不是代替而是幫助孩子想辦法,以防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灰心喪氣。當孩子想不出辦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懶或依賴父母的跡象時,父母不可給予幫助,而應注意說服鼓勵。
必要時給以批評并監(jiān)督孩子獨立地做完某件事。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習慣養(yǎng)成了,做事也不再半途而廢了。
7、父母老師讓孩子做夢時,應注意適合孩子的實際水平
如果過難,使孩子盡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會傷心失望。如果偶然一件事還不致于的話,那么連續(xù)幾件這樣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喪失自信心。
8.父母要減輕對孩子的期望
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情,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將來能夠大有作為。父母的期望雖然很好,但這會造成孩子沉重的心理負擔,影響他們的積極性,孩子因而產(chǎn)生消極、逃避的心理,最后也會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半途而廢。
因此,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減輕他們身心上的壓力,讓孩子有一種“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實”的感覺。讓孩子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這樣才能將學業(yè)學得透徹,得知個中精髓。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