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該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
來源:石家莊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1-07-15 14:29:58

初一是初中階段的起始階段,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心理素質會影響到學生進入青年期甚至一生的心理品質。同時,初一階段也是學生中學學習的起始階段,這個時期的心理品質是否良好將直接關系到中學階段的學習。因此,在這個重要的時期,作為家長、老師應更多地給他們予關心、幫助和指導,使他們能順利地渡過這一危險時期,并為他們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對于初一的新生來說,他們將會在學習、生活以及交往等方面遇到哪些問題?又該如何去解決和克服它們呢?
一、問題成因
(一)學習環(huán)境變化是新生心理不適應的導火線
從小學到初中,對學生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因素,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內容和節(jié)奏變化
很多學生在進校前對初中生活有許多美好的想法,但很快,新的作息時間,特別是在校時間明顯延長、活動課減少、科目增加、節(jié)奏加快等一系列的變化會讓很多學生突然覺得壓力增大,變得緊張。小學六年級為應付考試往往就只剩下語、數(shù)、英三科,到了初中一下子變成十幾門功課,每門都有不同的要求,課堂節(jié)奏變快、新課的進程加快,用于復習的時間卻大大減少,這些都與小學的授課方式完全不一樣。這樣,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基礎不是很扎實的學生就很容易掉隊。
2、學習要求變化
小學時期,應該說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并不高,可以說,孩子的學習情況在家長眼里是比較模糊的。到了初中就不一樣了,成績的好壞一目了然。特別是一改小學時測試較少的狀況,差不多每個階段都會有各種形式的測試,這些都會讓孩子壓力突然增大,于是心態(tài)的調整顯得尤為重要。
3、學習方式變化
小學生往往是老師手把手教,初中階段則十分看重自學的學習習慣,因為初中的知識點繁多,講究系統(tǒng)。很多學生因為自己不能主動學習而很難適應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
(二)人際交往是新生心理不適應的第二大成因
剛剛離開父母“懷抱”的初一新生一跨入學校,面對的同齡人是來自各個地方的,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習慣與方言等,同一年級的伙伴則來自更大的范圍,面對全新的面孔,他們必須重新選擇朋友。而即使是同一個班級,也不一定都能成為朋友。因此,人際關系的重新確立,朋友的重新組合,對初一學生來說,不能不說是個新課題。此外,師生關系的變動,也讓部分學生感覺不適應。在小學里,每個班級一般就幾個老師,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容易親近,而中學里一個班級有十多位老師,師生關系比小學要相對疏遠一些,這讓很多學生覺得缺乏心理依賴。
(三)初中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是新生心理不適應的內在因素
初一新生的心理呈現(xiàn)以下特點:伴隨生理的快速成長,心理活動激烈、動蕩,開始萌發(fā)模糊的性意識,伴有羞恥心和自尊感,初步的成人感;開始用自我觀念來認識事物,渴望自我肯定,有很強的自尊心,容易產生與師長溝通的壓抑感和溝通障礙;情感和意志脆弱,較多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和支配。
(四)社會支持系統(tǒng)和社會期望的變化時新生心理不適應的催化劑
兒童從小學到初中,學業(yè)上了一個新臺階,家長眼中的他們似乎也一下子長大了,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對孩子噓寒問暖,甚至“狠心”的把他們獨自放在學校。中學的教師也不象小學教師那樣整天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使得孩子遇到問題時無法像小學時那樣及時得到家長或老師的幫助。父母和師長的這種“你已經長大成人”的觀念必然導致對孩子關心變少、主動了解變少。而父母對孩子的社會期望卻沒有及時調整或者變得更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有波動,便會緊張,甚至批評孩子,殊不知孩子面對的競爭對手更強,取得好的成績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一點也是造成新生適應出現(xiàn)問題不可忽視的因素。
二、應對策略
(一)對學校環(huán)境的適應
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在開學的第一天,帶領他們參觀校園,并向他們一一介紹學校環(huán)境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學校的教學樓、實驗樓、操場、廁所等)以及學校的歷史、概況及發(fā)展前景等,讓每個學生能盡快地了解學校、熟悉校園,從而消除對學校的陌生感,并逐步建立一種親切感。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可以在開學之前帶領自己的子女來參觀校園、熟悉環(huán)境,這樣,初一新生可能適應起來更快。
(二)對初中生活的適應
大多數(shù)的學生還是能適應初中生活的,只是時間的長短問題。相對來說,能較快適應下來的學生往往是從小生活能獨立自理的。所以建議家長應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這對他們將來的健康成長意義深遠。
當然,在學校幫助這些學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任務和職責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身上。這個時候,老師不僅僅要扮演嚴師的角色,同時還要擔當起慈母(父)的角色。例如:進入教室,老師要教會他們整理書桌、打掃洗滌、擺放物品等日常生活習慣,并不厭其煩、三番五次地教,直到他們學會并熟練掌握。有條件的學校最好讓新生參加一次軍訓活動。
(三)對初中學習及學校制度的適應
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做好“始學教育”:向學生宣讀、講解《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住校生須知》以及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條例等等,并在開學初不斷地強調和督促,使每個學生心中都明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對于一些行為較特殊的學生(如單親家庭學生、心理有偏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讓他們更快地融入班集體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教師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投入到新的、愉快而緊張的學習中去。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創(chuàng)建一個有核心有凝聚力的優(yōu)良班集體的良好開端。
(四)對人際交往方面的適應
作為老師,這時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活動,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際關系觀念。并告訴他們: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但我們不能一直依戀著他們;隨著年齡的增大,環(huán)境的改變,我們的交往范圍也不斷地擴大,我們應該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學會與同齡人(包括同性和異性)的交往,學會與師長的交往。與老師、同學等建立友好的關系,讓自己能在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生活、學習。
初一是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的一個過渡開始,是學生生理、心理和學習活動的一個轉折和飛躍。面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生活,新的學習,面對新的挑戰(zhàn)、新的機遇,只要勇敢面對,每名學生都可以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在人生道路上留下美好的一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