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家庭教育 > 學習方法 > 正文

小學生應掌握的33種學習方法:20.詩文誦記法--在誦讀記憶中理解

來源:《小學生應掌握的33種學習方法》 2011-09-14 19:01:51

智能內容

20.詩文誦記法--在誦讀記憶中理解

  詩文誦記法,是小學生通過誦讀和記住古詩文,在誦讀和記憶的過程中認識、理解古詩文及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方法。

  背誦是我們小學生學習古文詩詞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們學習古文的一個重要方法。但是為什么有的小學生背誦得又快又好,而有的小學生背誦一篇課文則非常困難。是不是有的人天生記憶力好,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不可否認,有的小學生就是記憶天才,但是相對于鳳毛麟角的天才來說,我們大部分人的記憶智商還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背誦結果,是因為很多小學生沒有掌握背誦古詩文的技巧。背誦古詩文也有技巧嗎?當然了,如果我們能像下面的小學生一樣,適當?shù)剡\用策略,那背誦流暢,深刻理解古詩文將不再成為令我們頭疼的事。

  拿背誦古詩文來說,中華古典文學源遠流長,佳作浩繁,至今仍閃爍著燦爛的光芒。古今有許多名家之所以成名,不少人是得益于幼年時期古詩文的背誦。我們小學生正處在記憶的黃金期,多背一些古詩文,不僅能豐富語言積累,而且能陶冶愛美的情操,鍛煉思維、想象、記憶等能力。因此,背誦優(yōu)秀詩文,尤其是古詩文,對我們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好處多多,但是背誦起來可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來看看我們同齡的小學生們是怎樣巧背古詩文的:

  表演背誦

  有句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同樣,古詩文也不是無情物,如果我們能根據(jù)古詩的描繪內容,在背誦時加上適當?shù)膭幼鳎叡痴b邊表演,勢必會增進對古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種方法正好適用于我們小學生。例如,小學生嚴冬冬在背誦《鵝》時,就是一邊表演一邊背誦的。他裝作大白鵝的樣子,邁著沉重的步子上臺了。當背誦"曲項向天歌"時,嚴冬冬伸長了脖子,搖頭晃腦地張大嘴巴,好像真的在引頸高歌。當其他的小同學不會背了,他就做出相應的動作提示,其他同學竟然也因為他的形體語言回憶起來了。小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除了加強背誦的語氣外,還主動用形體動作表現(xiàn)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tài)。適當?shù)恼Z氣和體態(tài),有效地幫助了自己記憶與理解。在這樣邊表演邊背誦的形式下,小學生們背誦得很快?梢,表演背誦這一形式促進了小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加深了印象,從而背得快,記得牢。

  根據(jù)古詩文的內容想象著背誦

  這是一種根據(jù)詩文內容進行分類背誦的方法。如寫景詩、敘事詩、抒情詩,小學生在背誦古詩文時,有不少人采用了這種背誦形式。當背到寫景詩像歌詠梅花的詩"墻角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時,就會聯(lián)想到"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由傲立雪中的青松又可以聯(lián)想到關于大雪的詩句,像柳宗元的《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當背誦孟浩然的《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可以聯(lián)想到王維的《 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王維的《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流。"這些都是寫景詩,很多小學生就是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把詩的意境想象成一幅圖畫),一邊完成背誦。敘事詩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李紳的《 憫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尤餓死。"這些都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敘述出來,這樣更能加深我們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內容理解了,背誦自是不在話下。抒情詩像膾炙人口的王維的《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只。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一邊背誦一邊體會詩人的情感,對于理解詩的內涵更有幫助。

  創(chuàng)設情境背誦古詩

  我們小學生在背誦時,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手段,為自己創(chuàng)設一種背誦的氛圍,引導自己入情入境。譬如,背誦立意歡快的詩文時,配上一曲輕松活潑的音樂;背誦反映離別愁緒的詩文時,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誦描述風光無限的詩文,配以優(yōu)美的大自然畫面等。創(chuàng)設情境背誦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它能創(chuàng)構詩境,造成特有的情境氛圍,從而促進背誦。比如,有的老師在指導小學生背誦《 赤日炎炎似火燒 》一詩的時候,采用的方法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意境,邊想著詩的情境邊把詩背誦出來:一位衣著破爛、頭戴草帽的老農,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鋤著禾苗,邊鋤邊擦拭著滾落的汗珠,望著枯焦的禾苗,農夫心急如火燒,不停地嘆氣,可再看那些公子王孫們,提著鳥籠,扇著扇子,是那么悠閑自得。在這種情景創(chuàng)設幫助下,小學生體會到農夫的艱辛不易,思想情感上與農夫產生共鳴,充滿感染情緒的詩句自是脫口而出了。在背誦的過程中,古詩文的學習理解也完成了。

  在真正背誦古詩時,我們往往采用的是多種形式綜合背,靈活且富有變化,極大地調動了自己背誦的積極性。背誦形式的多樣化,其實給我們帶來了背誦的樂趣,避免了大量背誦的枯燥性。

  還要提醒我們小學生一點,那就是要加強默寫,強化訓練。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這也是運用內部語言背誦的一種形式,手腦并用,可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因為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和符號,經常默寫可幫助我們促進右腦的開發(fā)。在默寫的過程中,也能把許多生字生詞吸納進腦中,很多小學生只注重背誦的數(shù)量,結果考試的時候卻寫錯了字,這豈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背誦學習法,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畢竟我們還只是小學生,學習的熱情保持時間是有限度的。在背誦學習時,一定要集中精力,避免東張西望,漫不經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簡單的古詩,背了幾天后仍老出錯,這肯定是用心不專的緣故。至于出現(xiàn)"前記后忘"的現(xiàn)象,則是正常的,這時千萬不要向這種暫時困難屈服而打退堂鼓。文章通過理解消化,已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語句通過熟讀試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復朗讀幾遍,就能流利地背誦下來。

  背誦是一個反復記憶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背誦古文的時間用得越多,記住的效果就越佳,理解也就更深刻。五年級的鄭凡早晨背誦過的古詩文,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一定要進行一次重復背誦,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適當?shù)臏亓暠痴b,以后過一個月再重新背誦一次。這樣,一個周期下來,她記住的知識可保證很長一段時期不會遺忘。而且她在復習背誦的時候還把原文提煉成一個小提綱,邊看提綱,邊復習背誦,這樣記憶和熟練程度就會更加明顯。

  通過背誦學習古詩文,不僅僅能增加我們頭腦中的儲存材料,激發(fā)我們的欣賞趣味,而且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古詩的情感,準確掌握文章內容。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