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新聞 > 小升初試題 > 小升初英語試題 > 正文

初一英語教輔書題目樣式與大學四六級無異

來源:青島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1-10-17 13:55:35

智能內(nèi)容

  孩子們不能承受的英語之重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讓孩子早早地開始英語學習。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或多或少地對幼兒進行英語訓(xùn)練,林林總總的針對中小學生的英語培訓(xùn)機構(gòu),生意也頗為紅火。

  然而,英語早教真的能帶來英語水平的提升么?會不會演變成孩子們一個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剛開始很新鮮,慢慢就懈怠了”

  10月1日,圖書大廈二層的中小學英語圖書購買專區(qū),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選購教輔類圖書。“英語很重要。小學階段,我的英語成績還是不錯的。現(xiàn)在剛進入初中,我覺得很不適應(yīng)。”一位在選購七年級英語教輔圖書的小朋友說,“小學階段的英語基本上還是以趣味性為主,有很多圖片之類的。初中就完全不同了,你看七年級的輔導(dǎo)書。”說著翻開一本七年級英語教輔。

  記者翻看幾本七年級英語教輔發(fā)現(xiàn),這些教輔類圖書已經(jīng)與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的題目樣式?jīng)]有什么差別。圖書上幾乎很少看到圖片,即便是僅有幾張也是寫作題目的插圖。

  “幼兒園的時候就學習單詞了,我當時還把拼音和單詞搞混。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很新鮮,學的也很起勁。后來,慢慢地開始懈怠了。”上述的那位小朋友說,“我很多同學都有我這種情況,我們覺得從小學到初中的英語跳躍性太強,教材比較簡單,但是考試的內(nèi)容卻很深。鄰居家哥哥告訴我說只能瘋狂做題來提高。”

  學習時間最長的英語,效果卻不樂觀

  “孩子現(xiàn)在學英語的時間很長,超過了其他科目。英語不同于語文和數(shù)學,大學還要繼續(xù)學,應(yīng)對四、六級考試。作為家長我們也都很重視,但是學習效果卻不樂觀。”正在選購八年級英語教輔書的王女士說,“我孩子小學英語成績很好,可到了初中成績就上不去了。我們當家長的很苦惱。當時,我們那代人是初中才開始學英語,教材也不同。我只能幫他買一些輔導(dǎo)書,繼續(xù)增加他的英語學習時間。”

  和王女士有同感的還有外地來京旅游的劉先生,他說自己孩子也遇到同樣情況。“我翻看過他們的課本,發(fā)現(xiàn)初中的知識點小學教材上都有體現(xiàn),可是老師一帶而過,不算考察的范圍。小學一畢業(yè),英語學習的成果就剩點常用單詞了。”劉先生說,“教學這樣嚴重脫節(jié)的話,小學學英語的意義又在哪里?我們現(xiàn)在都親自給孩子輔導(dǎo),補習小學課程,這不,趁出來旅游的機會,選幾本書回去陪學。”

  “小小年紀,學的英語都趕上我們成年人了。我家孩子不是被‘考死’在考場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線上。其實我覺得這樣學習不對,但也沒有辦法,因為教學大環(huán)境就這樣。”一位家長如是說。

  英語早教沒有任何必要

  胡迪是一位從事多年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的老師,她認為很多家長盼望孩子成才心切,從幼兒園就讓孩子學英語,更有甚者進行英語胎教,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使用,F(xiàn)在盲目的追求多學早學,是加重負擔,抹殺孩子的興趣。

  對于一些家長“為何英語學習時間長,成績卻不見提高”以及“小升初之后,英語成績變差”的困惑,胡老師解釋說,“很多家長強迫孩子學外語,忽視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是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像背單詞和課文,這是小學階段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能力,卻往往不被重視。而這一忽視給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日后學英語留下了后遺癥。”

  她介紹說,知識點的運用和掌握,不但包括詞匯和句型的學習,還包括語法方面的學習。小升初之后,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與小學有著很大的不同。那種邊做游戲邊唱歌的時期已經(jīng)沒有了。在升學壓力的作用下,課時量和作業(yè)量增加,課本難度提高,加上初中英語對知識點把握要求的明顯突出,但孩子過度的培訓(xùn)折磨怕了,往往已產(chǎn)生嚴重的困惑甚至厭煩情緒。這是英語學習違背規(guī)律的直接惡果。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