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班化教學 老師只講十分鐘
來源:騰訊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編輯 2011-11-08 16:49:47

一節(jié)課40分鐘,老師講課不超過10分鐘,其他時間都是學生的。這樣的課堂靠譜嗎?近日,記者探訪了廣東省承擔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小班教學試點學校———花地中學,這所遠離市中心的普通學校,正在用一種很輕松的教學模式,來證明“讀書可以很快樂”。不過,在當今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這種快樂可以走多遠,只能拭目以待。
課堂模式 學生展示討論 老師引導旁聽
。保痹拢踩赵缟希更c45分,深藏于廣州芳村深巷里的花地中學,初一五班的學生準備開始他們的一元一次方程課。五個小組圍坐在教室中間,數(shù)學老師巫美嬌沒有講臺,站在教室門口靠前方,還沒開始講課,便詢問“大家是否有意見”。
原來,該校的學生都在家提前一天自學好新課程,一上課便是小組的自學成果展示和討論。除了巫老師,課堂上還有助教雷中平老師,但他們卻不必費太多口舌,只需在學生的討論、爭辯中扮演引導者和旁聽者。
這樣上課,老師也太輕松了吧?教學主任黃海勇否定了記者的質問,“表面看起來老師上課很輕松,但實際上課堂外下更大工夫。”花地中學副校長羅潔敏也強調,從表層看,教師講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就減少了;從深層看,教師少講了,是對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jù)介紹,花地中學的老師必須練就“備教材、備學生、備策略”的功夫,為了讓學生有的放矢地提前自學,每天要提前設置一些問題,布置給學生回家思考,收集資料。課堂上,看似讓學生天馬行空地講,其實“盯”得很緊,得很仔細地聽每個學生的見解,即使說錯了也要鼓勵,再提出正確的意見;同時還要協(xié)調小組成員的發(fā)言機會,爭取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花地中學校長蔡鐵山介紹,學校的這種課堂模式,可以概括為八個字:自學、互幫、展示、評研。自學的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解決基本問題,發(fā)現(xiàn)疑難點,形成心理期待;互幫交流則需要學生思維共享與碰撞,提出小組問題;展示則是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出更深的問題;評研就是要學生歸納所學的重點內容、規(guī)律和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識梳理成線,形成網(wǎng)絡加深印象,升華思想,進而解決問題。
與普通的教學模式不同,這種課堂模式打破了以往老師“滿堂灌”的單向輸入知識,而是把“話語權”交給學生。“剛開始我們的老師上課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這個學期要求他們講課不能超過10分鐘,以后模式成熟了,甚至嘗試0+40的模式。老師不用說,整堂課都是學生的。”蔡鐵山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