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精彩專題 > 熱點話題 > 正文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

來源:人教網 文章作者:教育部 2012-08-24 09:47:02

智能內容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新課程標準,那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具體內容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濟南奧數(shù)網小編帶大家看看,2011版中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標準吧。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

 

2011版中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標準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第一部分:前言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優(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
 中小學語文新課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三部分 實施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一、教學建議

 。ㄒ唬┏浞职l(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huán)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ǘ┙虒W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yè)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于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ㄈ┲匾暻楦、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ㄎ澹┚唧w建議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

  1.關于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教學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低年級階段學生“會認”與“會寫”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本標準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建議先認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fā)展識字寫字能力。

  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xiàn)實語言生活中的運用。

  2.關于閱讀教學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zhèn)人閱讀。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fā)揮。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于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

  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yǎng)語感。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tǒng)”的講授和操練,更不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

  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3.關于寫作教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

  關于“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位于“寫話”,第二學段開始“習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

  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

  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yōu)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fā)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

  4.關于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

  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5.關于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xiàn)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xiàn)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抵御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huán)節(jié)中的指導作用。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跨學科學習,也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

  積極構建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

  6.關于語法修辭知識

  本標準“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涉及到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文體、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應根據(jù)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fā)進行指導和點撥。指導與點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閱讀與表達,形成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語感,而不在于對知識系統(tǒng)的記憶。因此,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講授與操練。

  本標準通過所附的“語法修辭知識要點”對相關內容略加展開,大致規(guī)定教學中點撥的范圍和難度;這一部分提到有關的名稱,則便于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語言現(xiàn)象和問題時稱說。關于語言結構和運用的規(guī)律,須讓學生在具有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良好語感的基礎上,在實際運用中逐步體味把握。

  二、評價建議

  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語文課程評價應準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狀況,全面落實語文課程目標。應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語文課程評價應該改變過于重視甄別和選拔的狀況,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

  (一)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

  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應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尤其應注意發(fā)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ǘ┣‘斶\用多種評價方式

  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有利于及時揭示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改進教與學活動。終結性評價關注學習結果,有利于對教學活動作出總結性的結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注意收集、積累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與發(fā)展的資料,可采用成長記錄袋等各種方式,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

  要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tài)及水平。評價方法除了紙筆測試以外,還有平時的行為觀察與記錄、問卷調查、面談討論等各種方法。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更應重視定性評價。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的成長記錄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除了等級或分數(shù)以外,還可用代表性的事實客觀描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并提出建議。

  各種評價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適應性,在評價的客觀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別,因此,評價設計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瑣,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ㄈ┳⒅卦u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評價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根據(jù)需要,可讓學生家長、社區(qū)、專業(yè)人員等適當參與評價活動,爭取社會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更多關注和支持。

 。ㄋ模┩怀稣Z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語文課程評價要體現(xiàn)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應注意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的有機聯(lián)系,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交融、整合,避免只從知識、技能方面進行評價。

 。ㄎ澹┚唧w建議

  1.關于識字與寫字的評價

  漢語拼音學習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講普通話、糾正地方音的情況。

  識字的評價,要考察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以及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查檢字詞的能力。第一、第二學段應多關注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第三、第四學段要重視考察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寫字的評價,要考察學生對于要求“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學段還要關注學生的毛筆書寫,第四學段還要關注學生基本行楷字的書寫和對名家書法作品的臨摹。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段的寫字評價都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第三學段要求學生會寫2500個字。對學生寫字學習情況的評價,當以本標準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字表一”為依據(jù)。

  評價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寫規(guī)范字的習慣,減少錯別字。

  2.關于閱讀的評價

  閱讀的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關注其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也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語文知識的學習重在運用,其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評價的總要求。根據(jù)階段目標,各學段的要求可以有所側重。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語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對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要防止矯情做作。

  誦讀的評價,重在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在不同學段,可在誦讀材料的內容、范圍、數(shù)量、篇幅、類型等方面逐漸增加難度。

  默讀的評價,應從學生默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精讀的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綜合理解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第一學段可側重考察對文章內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詞句的理解、積累;第二學段側重考察通過重要詞句幫助理解文章,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對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學段側重考察對文章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的了解領悟;第四學段側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點、探究內容等方面的情況,以及讀懂不同文體文章的能力。

  略讀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瀏覽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品味語言的水平,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第一學段側重考察學生能通過朗讀和想象等手段,大體感受作品的情境、節(jié)奏和韻味;第二學段側重考察在閱讀全文基礎上對重要段落和語句的細致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第三、第四學段,可通過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以及自己的體驗,來評價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jù)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

  3.關于寫作的評價

  寫作的評價,應按照不同學段的目標要求,綜合考察學生寫作水平的發(fā)展狀況。第一學段主要評價學生的寫話興趣;第二學段是習作的起始階段,要鼓勵學生大膽習作;第三、第四學段要通過多種評價,促進學生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對于作文的評價還須關注學生漢字書寫的情況。

  寫作的評價,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親近自然,關注社會。

  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占有材料的豐富性、真實性,也要考察他們獲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等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材料。

  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要考察學生對作文內容、文字表達的修改,也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種方式。

  提倡學生在成長記錄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課內外作文和有價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寫作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過程。

  4.關于口語交際的評價

  口語交際的評價,須注重提高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認識和表達溝通的水平?疾炜谡Z交際水平的基本項目可以有講述、應對、復述、轉述、即席講話、主題演講、問題討論等。

  口語交際的評價,應按照不同學段的要求,綜合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情意態(tài)度和表達能力。第一學段主要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態(tài)度與習慣,重在鼓勵學生自信地表達;第二、第三學段主要評價學生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第四學段要通過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對象和內容,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評價宜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并結合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綜合考察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

  5.關于綜合性學習的評價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探究精神與合作態(tài)度。主要著眼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如是否能積極參與活動,是否能主動提出問題,還有搜集整理材料、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探究問題、展示與交流學習成果等方面的情況。第一、第二學段要較多地關注學生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興趣與態(tài)度。第三、第四學段要多關注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提出問題、探究問題以及展示學習活動成果的能力。各個學段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都要著眼于促進學生提高語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們擴大視野,更好地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

  評價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有新意的思路和表達以及有特點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三、教材編寫建議

  1.教材編寫應依據(jù)課程標準,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并注意體現(xiàn)基礎性和階段性,關注各學段之間的銜接。

  2.教材應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現(xiàn)代意識,關注現(xiàn)實,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感情。

  4.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

  5.教材選文要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各種類別配置適當,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要重視開發(fā)高質量的新課文。

  6.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fā)性,有利于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7.教材內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瑣,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tài)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lián)系,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8.教材的體例和呈現(xiàn)方式應靈活多樣,避免模式化。設計的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要體現(xiàn)語文特點,內容適量,便于實施。

  9.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fā)、選擇的空間,也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

  10.教材編寫應努力追求設計的創(chuàng)新和編寫的特色。要重視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課程中的運用。編寫語言應準確、規(guī)范。

  四、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建議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相關配套閱讀材料、其他圖書、報刊、工具書、教學掛圖,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化遺產、風俗民情、方言土語,國內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2.各地都蘊藏著多種語文課程資源。學校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認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點,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fā)潛在的資源,特別是人的資源因素和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生成的資源因素。

  3.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qū)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的環(huán)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4.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