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老師交流的家長才能走出恐懼(2)
來源:無錫奧數(shù)網整理 2012-10-25 15:34:59

北京一位姓馮的小學老師介紹,F(xiàn)在的家長走兩個極端,一種是一門心思琢磨給老師送禮的,一種是一門心思給老師挑刺的。前些日子,馮老師所在的小學出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男生在體育課上打同學,下課時老師讓這個孩子站在操場上“自我反省”,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老師還在教育他。結果這個媽媽第二天找到了校長,讓那位體育老師為“體罰”孩子而向自己道歉,這位媽媽還找了好幾個家長來見證這個過程。
體育老師雖然也覺得委屈,不過還是在那位媽媽的強烈要求下,道了歉。后來這位媽媽把當天發(fā)生的事情放到了家長的QQ群中,很多家長向學校提出希望更換體育老師。
“現(xiàn)在不像以前了,有時候真的不敢管學生,孩子在家里隨口講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引來家長到學校一番理論。”馮老師說,所以,她現(xiàn)在除了留作業(yè)、開家長會,盡可能避免和家長進行單獨的、太深入地溝通。
放棄對立才有可能取得信任
家長對老師的尊敬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老師對家長的客氣藏著“敬而遠之”的心理,家校矛盾就來自這種互相的不信任上。
互相不信任,“家長和教師都各負一半的責任。”江蘇省特級教師王棟生說,既然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家長就要盡可能少對學校的教育進行干預,“讓學校安靜點兒,把對學校監(jiān)督的責任交給社會,交給專門的機構。”
復旦大學博士、教育學者付小平也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太“寶貝”孩子了,哪怕受了一點點委屈都不行,“這其實是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剝奪了孩子自己面對社會的機會。”付小平說,其實,孩子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知道如何避免挫折,只有經歷過傷害才能學會如何躲過傷害,“只有經歷才能讓孩子成長。”
“在遇到問題時,雙方都不能以對立的心態(tài)來解決。尤其家長,既要看到教師的有限性,又要明白教師對孩子深刻的影響,所以不要激化矛盾。家長及老師如何處理彼此間的分歧,本身就是一種教材,孩子在旁邊會看得很清楚,也會學到些東西。”教育專家、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理性的態(tài)度才能有助于家長作出正確的選擇。
“在女兒的教育上,經常會遇到不贊同老師做法的時候,無關緊要的小事情,有可能妥協(xié);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不妥協(xié)。比如老師用寫作業(yè)來懲罰孩子,我是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fā)生的,因為它會終身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但不妥協(xié)并不意味著和老師形成對立關系,我會盡可能尋找一種恰當?shù)姆绞浇鉀Q,哪怕這個方式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尹建莉說,“當然這一切首先要建立在家長擁有一個科學的教育觀上。”
放棄對立,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還是能進行良好溝通的,因為“家長和老師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付小平說。
付小平建議,現(xiàn)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學校都已經具備比較完備的網絡平臺,學校完全可以把這個平臺向家長開放,家長對學校對老師有意見和建議時,可以及時發(fā)布到平臺上,學校不僅可以及時地向家長公布各種信息,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校和班級的一些舉措進行及時解釋。
“現(xiàn)在學校之所以不愿意做這個事,其實是怕家長進行太多的負面情緒的宣泄。”付小平說,“其實,‘堵’不如‘疏’,家長的焦慮釋放了,很多矛盾也就好解決。”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