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忠告天下父母“四句話”
來源:家長幫 文章作者:孫曉云 2015-07-16 16:28:36

沒有哪個孩子從本質上就是要犯罪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失敗一成長中只有溺愛,沒有嚴格要求,沒有規(guī)則和底線。在此,我特別想忠告家長四句話。
一、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
教育的核心應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具有健康人格有5個指標:學習、仁愛、負責、自制、尊重。這5個指標是決定孩子健康成長、幸福一生的關鍵。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孩子的零花錢非常有限,10歲以下孩子一周零花錢3毛,10歲以上孩子是1美元50美分,并且對于如何花錢有明確的14條協(xié)議,并要求孩子每周向家長報賬,用于儲蓄的不少于20%,用于慈善的方面少于20%,以此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
在自制力方面,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即是當孩子有了需求時,要適度延遲、有條件滿足,讓他學會等待。
二、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我做了四十年的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發(fā)現(xiàn),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好,教育就是成功,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糟糕,教育一定不成功。所以說,改變教育從改變關系開始,改變孩子從改變父母開始。
什么是好的親子關系呢?要遵守五大原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好的關系的底線是,當孩子遇到麻煩或危險的事情時,看他是否敢告訴父母。好的關系的高線是,當孩子犯下嚴重錯誤時,看父母是否敢于懲戒孩子,以及孩子是否承擔責任。
孩子10歲以后,進入青春期,實際是長大的需要。心理研究表明,孩子10歲之前是崇拜父母的年齡,而10歲之后則是輕視父母的年齡,因此10歲之前是構建親子關系、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其中2歲之前對孩子要無條件的愛;2-4歲是建立規(guī)則的第一黃金時期,在此階段要敢于向孩子說“不”;5-10歲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10歲之后,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尊重孩子。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后,在家庭關系中孩子變得重要,這是一個誤區(qū),理性的家庭關系應當是,夫妻關系第一,親子關系第二。因為夫妻關系穩(wěn)定,父母情緒穩(wěn)定,帶出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