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家庭教育 > 學習方法 > 正文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寫作(適合怕寫作的孩子)(2)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2015-11-27 13:56:14

智能內(nèi)容



  2、運用一些方言、土語或特定語言

  例子:方言——“唔該,去天河城點走哇?”一個老大爺問街上的保安。

  土語——“跟他說話,真是雞同鴨講,一點都說不來啊。”

  特定語言——“菜鳥一個!”“哇噻,發(fā)現(xiàn)一個青蛙!”

  3、套用一些成語、歇后語

  例子:

  成語——

  “說起我家那小子,那可真是一表人才、萬里挑一,打著燈籠都難找的絕代天驕啊!”

  歇后語——

  “一點到他的痛處,他就好像屁股底上安了彈簧——一蹦老高,反應(yīng)大得很咧!”

  4、特殊字音的注解

  例子:“OK,長城,VeryGood!(牛,長城真牛!)”一個外國老頭興奮地喊道。

  三、寫活說話人的幾個方法:

  教學方法:媽媽在舉例子的時候輔之于相應(yīng)的動作、表情等,對例子的選擇,最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另外造個句子,講完例子之后,再讓孩子模仿造句2~4個句子。

  1、對話+動作:

  例子:老師走上講臺,放下課本,喊道:“上課!”

  2、對話+表情:

  例子:“我錯了。”小明低著頭,滿臉通紅。

  3、對話+心理:

  例子:我嚇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長嘆:“好慘啊!”

  4、對話+語氣:

  例子:“大小姐,你怎么啦?嘴巴翹得那么高?”媽媽嘻嘻笑道。

  5、對話+語調(diào):

  例子:“我絕對不會放過你的!”老狼惡狠狠地咆哮。

  6、對話+音質(zhì):

  例子:“阿姨,那邊的花好好看喔!”一個清脆的童音在我耳邊響起。

  四、對話內(nèi)容要緊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當時情景

  1、解說

  教學方法:媽媽根據(jù)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轉(zhuǎn)述下面的內(nèi)容。同時舉一些身邊的例子,比如家人、鄰居、同學、朋友的性格特征和他們說的一些話,讓孩子有更切實際的感受和理解。

  言為心聲,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遇到同一件事,各人的反應(yīng)是不一樣的,說出的話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平時就要留意不同性格的人說的話,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才能把人寫活;另外,同樣一個人,面對不同的情景所說的話也是不一樣的,這也需要我們平時多多留意。

  例子:情景——教室門不知被誰打了一個大洞,以下是各人的對話:

  “是誰?是誰踢壞的?”一向慈和的班主任劉老師瞪著眼吆喝道。

  “看我干嘛?”小勇小聲嘀咕,“又不是我,我怎么知道。”

  淘氣鬼小明吐了吐舌頭:“嘻嘻,誰又要倒大霉了!”

  “老師!我知道。”“小燕子”紫云高高地舉起了手,“是王軍!”

  “你放狗屁!我碰都沒碰!”王軍氣得滿臉通紅,惡狠狠地朝紫云高喊。

  2、練筆

  教學方法:布置下題目后讓孩子先寫,大概10分鐘左右,然后檢查,先挑出優(yōu)點表揚一下(比如很生動、很貼切等等),再跟孩子提一下進一步提高的建議(如詞語的運用、說話人的動作表情等)。

  情景題目范例:1、講價錢;2、我做錯了,媽媽很生氣;3、我做對了,媽媽很開心等。

  入門篇第六課人物描寫#心理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心理描寫的具體運用方法和要點

  教學重點:心理描寫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名詞解釋

  教學方法:媽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跟孩子大致說一下,以了解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心理:簡單地說,就是內(nèi)心的想法

  解說:當人們遇到某件事時,心里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想法。比如,當你做錯了一件事,害怕大人會懲罰,你心里會怎么想?后來大人并沒有懲罰,而是耐心細致地教你怎么做才能做對,你心里又會怎么想?把這些想法用文字寫下來,就是心理描寫。

  同樣的道理,當別人遇到另外的事情時,他的心里也肯定會有什么想法,你可以根據(jù)他的性格,還有他當時的處境,猜測他會有什么樣的想法,把這些猜測用文字寫下來,也是心理描寫。

  總之,心理描寫就是把人物心里的想法寫出來。

  二、心理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媽媽先講解一些,然后舉例子,下面的例子只供參考,媽媽可以自己造一個孩子比較熟悉容易接受的句子,然后讓孩子仿照造句2-3句。

  1、用“XX覺得”、“XX認為”等詞,或“XX想起”的句式,引導出這個人的心理活動

  例子:爸爸覺得事情有點奇怪,明明放在桌子上的鑰匙,怎么一轉(zhuǎn)眼就不見了呢?

  老師認為劉華肯定欺負了小王,因為當時只有他們兩個人在教室。

  看到爺爺?shù)南嗥也唤肫鹦r候的事情——

  2、通過自言自語來引出心理活動的內(nèi)容

  例子:“完了。”小明暗叫,“明天就要開學了,可我的寒假作業(yè)還有那么多沒做呢!我該怎么來跟老師說呀?”

  3、通過幻覺、夢境來描寫心理活動

  例子:夢境——過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里看見一鋪暖炕,炕說坐著他的爺爺,耷拉著兩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凡卡》)幻覺——《賣火柴的小女孩》里,小女孩劃了一根火柴、兩根火柴和三根火柴時在火光中看到幻覺。

  4、與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結(jié)合起來描寫心理活動

  例子:小明走著走著,突然,前面一團黑影掠過,“我的媽呀!”嚇得他脖子一縮,感到兩腳冰涼,提不起來,“那是什么東西?”他想起一部動畫片里的故事,一只兇猛的老虎從動物園里跑了出來,還吃了兩個小孩子——

  四、課堂練筆

  教學方法:媽媽選擇一個自己的孩子不久前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或者對他(她)來說記憶深刻的事情,簡單提示過后,讓孩子進入寫作,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左右,字數(shù)不限制。孩子寫完后再評點,評點的方式是“夾心餅干”——先表揚,然后指出缺點,最后再表揚和鼓勵。

  題目范例:1、寫一段做錯了事時,自己的心理活動;

  2、寫一段成功完成了一項大人交待的任務(wù)時,自己的心理活動;

  3、寫一段曾經(jīng)做過的夢。

  入門篇第七課景物描寫#定點靜態(tài)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把握定點觀察靜態(tài)景物的基本順序

  教學重點: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地觀察、分解景或物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單個物的定點靜態(tài)描寫

  教學方法:媽媽選擇一個常見的物品作為教學道具,為了利于展開觀察,最好不要太復雜,但又必須有一定的結(jié)構(gòu)層次和色彩層次,我的建議是盆景或臺燈等小擺設(shè),如果沒有這些,種養(yǎng)的花草也好,花草也沒有的話,那就麻煩去菜市場買幾顆蔬菜吧。將道具擺放在課桌前,按照下面的順序引導孩子觀察和記錄,最后整理潤色成文就OK了。

  1、整體形象:輪廓——高大、小巧、精致、魁梧、挺拔等;形狀——傘狀、球冠狀、圓球狀、圓錐體等;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紅、黑、白等;氣味——香、臭、清香、濃香、淡淡的香等;風格——可愛、漂亮、秀氣、古樸、端莊等。(備注:根據(jù)道具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兩個方面就行了)

  例文:今年的六.一節(jié),媽媽送給我一盞卡通臺燈,一條小狗趴在柔和的燈光下,可愛極了!

  2、將道具分成上、中、下(或者前、中、后)三個部分,按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者從前到后或從后到前)的順序進行排列。

  比如臺燈,就可以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部為燈罩、中部為毛絨狗狗,下部為底板。

  3、每一個部分為一個小段,按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由表及里地描繪道具的形狀、顏色、光澤、質(zhì)地、狀態(tài)、風格等。還是以上面的臺燈為例。

  例文:(上部)臺燈的燈罩連接在一根頭部彎曲的小鐵桿上,是一個梯形的圓柱,上面蒙著一層米黃色的棉布,棉布在燈罩下擺部位褶皺成花瓣的形狀,整個燈罩看起來就像一朵被累累的果實壓彎了脖子的向日葵,而燈泡,就藏在向日葵的肚子里面,只要一開燈,它就散發(fā)出溫暖而又柔和的光芒。設(shè)計師的心思很是細膩,考慮非常周到,燈罩的棉布用松緊帶套在小鐵絲編織的籠子上的,如果臟了,就可以脫下來給它“洗澡”。

  (中部)最可愛的是那只趴在燈光下的小狗,這是一只毛絨做的獅子狗,全身披著長長的毛發(fā),嫩黃嫩黃的,摸上去非常柔軟細膩。我估計這只小狗應(yīng)該是個小女孩,因為她的頭上扎著兩個蝴蝶裝的發(fā)結(jié),身上穿的也是碎花布做的連衣裙。

  (下部)把小狗托起來的,是臺燈的底板,底板上面鋪著和燈罩一樣的米黃色的棉布,底板的周邊,棉布也褶皺成花瓣的形狀,小狗狗趴在那里,就像趴在觀音菩薩的蓮花座上一樣。

  4、對道具進行總體的評價。續(xù)上例。

  例文:我很喜歡這個可愛的臺燈,更感謝媽媽給了我快樂的童年,我要在臺燈下好好學習,讓媽媽經(jīng)常有愉快的心情。

  二、景的定點靜態(tài)描寫

  教學方法:媽媽帶孩子到陽臺上放眼觀察,如果只看到對面的墻的話就只有出門了。選擇的景點范圍不要太大,但景觀要有一定的縱深(就是從遠到近都要有景物,遠處不要太空曠,近處也不要太濃密,一眼看過去,不會被近前的東西遮擋,并且遠處能看到東西)。

  1、首先確定描寫順序: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上到下,從下到上。

  2、按選擇的順序?qū)⒕拔锓殖蛇h處、中間、近處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為一個小段落。

  3、將每個部分所看到的具體內(nèi)容(樹啊、房子啊、車啊、湖啊、山啊、云彩啊等等)記錄到相應(yīng)的段落。

  4、通過各種修辭手法將前面的內(nèi)容潤色。

  5、通過朗讀的方法再次修改,直到念起來通順為止。

  例文:建議看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寫荷花(就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的那一段)

  入門篇第八課景物描寫#移步靜態(tài)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把握較大空間范圍的基本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制定觀察的路線和先后順序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確定描寫對象

  教學方法:根據(jù)孩子的年級選擇相應(yīng)的描寫對象,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自己兩室一廳以上的房子就可以了;三、四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居住的小區(qū),如果小區(qū)很大,則選擇小區(qū)的其中一部分;五、六年級的孩子,則可以選擇大型超市或購物中心,也可以選擇公園或大型小區(qū);初中的孩子則選擇旅游風景區(qū)或大一點的社區(qū)。

  二、制定觀察路線

  教學方法:在觀察之前,媽媽先與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觀察路線。

  首先,畫下描寫對象的平面地圖,先標注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然后在地圖上標上大致的物品或景點;

  其次,制定一條合理的觀察路線,要求不要重復,又能全部觀察一遍;

  再次,依據(jù)觀察路線,按先后順序給物品或景點標上1、2、3、4——的序號;

  最后,確定一至三個物品或景點作為重點觀察對象。

  舉例:

  三、實地觀察記錄

  教學方法:媽媽與孩子一起按照前面的規(guī)劃實地觀察,帶上筆和筆記本,將觀察到的主要物品或景物簡單記錄。

  記錄要求:寫下各種物品或各個景點的名稱,并記錄下它們的形狀、顏色、質(zhì)地、光澤、狀態(tài)等(即本教材第一課的內(nèi)容)。

  四、整理潤色成文

  教學方法:媽媽讓孩子根據(jù)記錄的內(nèi)容單獨完成寫作,然后評講。

  寫作前講明要求:1、文章的先后順序符合先前制定的路線圖;2、有一定的比喻、作比較、夸張等手法;3、語句通順。

  評講:1、看孩子的作品有沒有達到要求;2、挑出可以表揚的地方;3、指出應(yīng)該改進的地方;4、激勵。

  入門篇第九課景物描寫#定點動態(tài)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把握對運動事物觀察和描寫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準確抓住描寫對象運動部位的動態(tài)變化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課題引入

  教學方法:媽媽用自己的話將下面的內(nèi)容跟孩子解說一下就OK了,盡量口語化。

  1、媽媽提問: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比如花草樹木山石水土,或者流水星星等等,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并不是一直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的,而是在不斷的運動變化當中,例如風吹過時,小草會搖曳,你能不能舉出其它一些會動的景物的例子來呢?

  2、孩子回答:

 。ㄌ崾荆汉铀、雨水、瀑布、湖水、池水等水的運動,風吹過時花草樹木的運動,天上云彩的變化,星星的閃爍,汽車、火車、飛機、風箏、摩天輪等人造事物的運動等等。)

  3、媽媽表揚并適當補充:

  4、解說: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景物的運動變化,我們的世界才不會死氣沉沉,而是充滿了活潑的生機。可是,這些東西老是在動,我們要怎樣寫,才能把它們寫出來呢?還記得我們前面學過的人物動作描寫嗎?(停頓,讓孩子回答)實際上呢,人物的動作和景物的運動是一樣的,都是在動,所以,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和人物的動作描寫,方法也是一樣的,區(qū)別就是一個寫的是人,一個寫的是花草樹木山石水土等景。

  5、復習動作描寫的筆記:

 。ㄒ唬﹦幼鞯拿枋——動詞+修飾語

  1、方向+動詞:

  2、輕重+動詞:

  3、動詞+數(shù)量:

  4、快慢+動詞:

  5、程度+動詞:

  6、質(zhì)量+動詞:

  7、比喻+動詞:

  (二)動作的細分

  注意發(fā)出動作的是身體的那一個部位(手、腳、頭、腰等),以及這個動作的方向、輕重、數(shù)量、快慢、程度、質(zhì)量等。

 。ㄈ┻B續(xù)性動作描寫

  一個日常事務(wù),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飯等,是由一系列較大的動作組成的連續(xù)性動作,而每一個較大的動作又還可以細分為許多小動作,每個小動作都有方向、輕重、數(shù)量、快慢、程度、質(zhì)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來修辭。)

  6、媽媽歸納總結(jié):

  寫景物的變化和寫人物的動作一樣,首先要知道怎么樣來描述它的運動變化,然后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對它的變化進行細分,而一個連續(xù)性的景物變化,我們也可以把它細分成許多小變化。接下來,我們就來練習一下對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根據(jù)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這節(jié)課我們先練習定點描寫,也就是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看景物,然后將這些景物寫下來。

  二、單個動態(tài)物件的定點描寫

  教學方法:

  一定要有實物,讓孩子認真觀察,可以讓物件不斷重復運動模式,直到孩子能夠根據(jù)當前看到的現(xiàn)象脫口說出下一步的運動狀態(tài)為止。

  1、確定描寫對象

  根據(jù)孩子而定,參考:低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動作變化相對復雜一點的電動玩具作為描寫對象,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一棵小樹(盆景樹木即可),通過風扇來制造不同速度的運動。

  2、觀察記錄

  觀察指導:密切關(guān)注描寫對象主要的運動部位,以及這個運動部位的方向、輕重、快慢等。例如電動狗的眼睛滾動、四腳爬行、尾巴和頭的擺動,是朝那個方向動,速度快不快,各個部位運動的先后順序是怎么樣的,等等;風吹著的小樹,它的樹干是動不動?樹枝和樹葉又動不動?如果動,又是朝哪個方向動?速度快不快?等等。

  觀察記錄:將觀察到的內(nèi)容用詞語記錄下來。

  3、整理成文

  將記錄的詞語擴展為句子,然后用上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再把描寫對象與平時看到過的類似現(xiàn)象做一些簡單的比較。大約50到100個字就行了。

  三、多個動態(tài)物件的定點描寫

  教學方法: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同時擺放三個以上開動電動玩具;中高年級的孩子則可以去游樂場所定點觀察三個以上的開動的娛樂器械,或者公園里的噴泉假山,或者夜景中的車流和煽動燈光等;有條件的,比如農(nóng)村的孩子,直接觀察流動的水草和搖曳的樹木就行了。

  1、確定描寫的順序: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東到西,從西到東等等都可以,總之,要有一個順序。

  2、按照順序,對每一個確定對象進行描寫就行了,也就是剛剛學過的單個動態(tài)物件的描寫。

  3、讓孩子自己通讀寫好的文字,看各個物件之間有沒有適當?shù)倪B接詞進行銜接,念起來通不通順。

  入門篇第十課景物描寫#動靜結(jié)合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了解對景物綜合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描寫的順序和景物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比較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課程引入

  教學方法:媽媽將下面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向孩子講述就OK了。

  解說:

  我們分別從定點和移步兩個方面,學習了對景物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寫的方法。但是,在現(xiàn)實中,并沒有一直靜止不動的景物,也沒有一直動個不停的景物,而是有的時候是靜止的,有的時候是運動的;另外,在一個大范圍的風景里,也是有的景物在運動,同時又有一些景物是保持靜止。這就是所謂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互結(jié)合,才是我們經(jīng)常看到的現(xiàn)象。我們寫景物,就是用筆作“攝影機”,把看到的景物通過文字記錄下來,既然現(xiàn)實中的景物是動靜結(jié)合的,我們的描寫當然也要動靜結(jié)合。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就是怎么樣來對景物進行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

  二、范文評析

  教學方法:媽媽依照下面的步驟執(zhí)行就行了。

  1、媽媽讓孩子看范文,并朗讀一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排比+比喻)。(靜態(tài)景物)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比喻)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比喻)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起風前),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起風后)【對起風前后的景物作比較】。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動態(tài)景物)

  2、評析第一步:讓孩子指出哪些是靜態(tài)的景物描寫,哪些是動態(tài)的景物描寫。

 。ㄌ崾荆汉谏淖植糠譃殪o態(tài)描寫,紅色文字部分為動態(tài)描寫。)

  評析第二步:讓孩子分別指出靜態(tài)描寫部分和動態(tài)描寫的描寫順序是什么。(提示:靜態(tài)部分為由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到點【點綴著些白花】,動態(tài)部分為從高【葉子】到低【流水】)

  評析第三步:讓孩子指出比較明顯的修辭手法。(提示:有下劃線的為比喻句,傾斜的文字為作比較)

  評析第四步——媽媽小結(jié):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對景物的描寫,要做到動靜結(jié)合,既有靜態(tài)的描寫,又有動態(tài)的描寫,在描寫之前,還要確定一定的描寫順序,這樣才不會東一下西一下搞得顛三倒四,在描寫的過程中,最好展開積極的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景物通過修辭手法表達出來。記住了嗎?請你復述一遍我剛才說的話(注:意思到了就行)。

  三、實際操練

  教學方法:媽媽確定描寫對象之后,帶孩子實地觀察,充分發(fā)揮他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的全面功能,指導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提醒孩子那些地方應(yīng)該做必要的觀察記錄。完后,讓孩子根據(jù)記錄獨自寫作,最后媽媽評點,讓孩子根據(jù)評點內(nèi)容修改。

  1、確定描寫對象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小區(qū)一角或假山、小山,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公園一角,選擇的風景最好有花草樹木,還有流動的水,有動物或車輛走動也可以。

  2、確定描寫順序

  描寫的順序,其實在觀察時就應(yīng)該形成,觀察時確定了順序,好奇心強的孩子才不會東張西望,作文才不會雜亂無章。

  3、簡單記錄

  在出發(fā)前就應(yīng)該告訴孩子,按順序觀察的同時一定要認真做記錄,這樣才可以避免走馬觀花,寫作的時候也才有依據(jù)。

  4、確定描寫重點

  整個風景觀察完一遍以后,問孩子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把這確定為寫作的重點,并帶他(她)對這個地方重新仔細觀察。

  5、獨立寫作

  回到家,不一定馬上就開始,但起碼必須當天進行。讓孩子根據(jù)觀察記錄,展開想象,運用修辭手法寫作。低年級的孩子100到200字就行了,中年級150到250字就行了,高年級200字到300字就行了,剛開始,要求不要太高。(注意:這不是完整作文的訓練,而只是描寫的強化訓練,目標是細致入微的描寫,是有關(guān)景物的片段寫作,千萬不要寫成開頭一段結(jié)尾一段的完整游記。)

  6、評點作文

  評點還是一樣的模式:表揚——建議——鼓勵,另外,到現(xiàn)在,應(yīng)該讓孩子根據(jù)建議修改一下作文了。

 

【點擊下頁查看更多】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