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知識點訓練:文學常識之孔孟之道(2)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東學堂小學語文 2016-06-02 16:42:26
答案:
1.“四書”指四部儒家經(jīng)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五經(jīng)”是五部儒家經(jīng)典,即《詩經(jīng)》、《書經(jīng)》、《禮》(《周禮》、《儀禮》、《禮記》)、《易經(jīng)》、《春秋》。
2.D
解析: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B.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xiàn)出作者的遠大政治抱負。
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祖先早就傳下訓誡,人民是用來親近的,不能輕視與低看;人民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
3.C
解析:
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規(guī)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這就是說,“規(guī)”和“矩”是一種校正方圓的工具。有了它們,就可以規(guī)矩方圓了,后人將其引申為:必須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否則就會“逾距”。
4.C
解析:
“君子有三樂”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原文為: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答案:A
解析:
A、項出自孔子的《論語·學而》篇,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共同研究學習),不也快樂嗎?
B、項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提出的背景是清軍入關(guān),全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之興亡,肉食者謀。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國家之事的興亡,保護國家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guān)。
C、項出自荀子的《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意思是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引申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D、項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
6.B
解析:孝:對父母孝順;悌:對兄弟友愛。《論語》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這句話中,孔子強調(diào)了孝悌的重要意義:一個人具備孝悌的品德,是不可能犯上作亂的,君子的行為之本就是孝悌,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沒有哪種德行比孝更重要。明確提出孝悌為仁之本的觀點。正如《孝經(jīng)》有言:“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而民則是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
7.B
解析:孔子門下弟子眾多,身份各異。據(jù)《論語》記載,孔子教育學生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所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8.答案:C
解析:孔子弟子子貢,姓端木,名賜,善貨殖(擅長做生意),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后世商界所推崇。子貢非常善于經(jīng)商之道,曾經(jīng)經(jīng)商于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鬃颖救艘苍Q贊子貢為“瑚璉之器”,也就是可承擔大任。(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成語“端木遺風”,講的就是子貢,意思是表示經(jīng)商并非末流。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