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 三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 正文
2016-12-28 17:18:17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數學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例如,青島版教材三年級上冊中有一個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看到這則內容,筆者心底那一股兒時的思緒不由地涌現在眼前。小時候,每當和媽媽手牽手走在陽光下,總會這樣說:“媽媽,你看我的影子有多高呀!”有的時候也會這樣不高興地說:“媽媽,我怎么變矮了呢?”當時媽媽總是急于去干活,而無心給筆者說個明白。今天面對這個實踐活動內容,那股急于讓學生弄清影子的知識,讓學生參與的激情蕩漾滿懷,于是這個星期天,便給學生留下這份具有探索意義的作業(yè):“陽光的伙伴——變化的影子”。
課上匯報交流時,學生摩拳擦掌,興致極高,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們都發(fā)現影子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自己測量的數據總結出:中午12時,太陽照射下的影子最短;到下午,太陽斜射下的影子越來越長。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地參與實踐活動中獲得與掌握知識,同時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體現了數學的價值所在,培養(yǎng)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4、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課是以教學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而數學實踐活動課則好比是在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搭起的橋梁,是以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拓寬知識范圍,并觀察和體會所學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人和事,適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在身邊,生活中充滿數學,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并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重新創(chuàng)造知識,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數學意識和應用意識。
在學習統計知識時,筆者組織學生參與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家禽和調查同學在各村人數分布情況等實例活動,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通過活動實踐,還讓學生通過對自己統計的對象和結果的研究分析,感知怎樣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從而做出判斷。這樣,學生在經歷簡單統計的過程中,既能培養(yǎng)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又能鞏固知識,發(fā)展思維。同時也促使學生進一步發(fā)現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提高應用數學的觀點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生產、生活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數學問題,只要善于觀察、收集具體素材,將實際問題經過綜合、概括、抽象之后,設計成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素材,提煉出適合學生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服務于現實生活,就能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于教師來講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數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促使學生去發(fā)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不僅讓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體現了現行的主體性教育思想。通過實踐活動的教學,拓寬現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空間,增強數學學習的意義。
當然,要上好數學活動課,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通過數學活動課讓學生學有所長、學以致用,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活動課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并以此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穩(wěn)步發(fā)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