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探微

2016-12-29 16:08:00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摘要:朗讀教學是我們母語教育傳統(tǒng)經驗的精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積累詞語,訓練語感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朗讀質量,筆者認為必須重視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地位,加強朗讀指導,搞好朗讀評價,努力達到《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朗讀的要求。故本文在分析朗讀其自身作用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探微如何繼承朗讀教學的途徑,以求對教育工作者們在實踐領域上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關鍵詞:朗讀;作用;教學;創(chuàng)新

  一、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ㄒ唬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所謂朗讀,就是出聲地讀,是將無聲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相互溝通,眼、耳、口、腦并用,所以,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閱讀訓練?v觀古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朗讀”一直為眾多教育家所青睞,尤其在兒童教育領域,更成為其教育的主要方式。我們不妨再從古代蒙養(yǎng)教育談起(古代蒙養(yǎng)教育大約相當于現(xiàn)代的小學階段),從教材和教法的特點來研究一下朗讀在當時的地位。

   1、從教材來看

   古代蒙養(yǎng)教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第一類是識字教學材料。主要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第二類是詩文教學教材。主要有《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等;第三類是歷史教學材料。如《歷史蒙求》;第四類是名物教學材料。如《名物蒙求》。

  統(tǒng)觀這些蒙養(yǎng)教材,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共同之處:韻律自然,瑯瑯上口,易于記誦。這樣的教材適合也需要以朗讀為主要手段進行教學。只有讀,才能領略其韻律之妙;只有讀,才能理解其用詞造句之美。

  2、從教法來看

   我國的蒙養(yǎng)教育經歷了上千年的發(fā)展,早已形成其既定模式。而在所有環(huán)節(jié)中,“讀”正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多的教育形式。

   首先是教書,即教師布置新課,教會兒童讀書。點讀分明,理解文意;第二步是范讀,直到兒童能夠正確朗讀為止。然后是背書。古代蒙養(yǎng)學要求每讀必背。

   從以上教育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對朗讀已提出了明顯要求,并充分認識到了朗讀的重要作用,因此對朗讀的地位也已達到了相當重視的程度。

 。ǘ├首x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大量教學實踐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搞扎實,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朗讀上多下工夫。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也曾指出:“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見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朗讀對于理解文意的作用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首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要比抽象思維能力強得多,因而,要達到對文章的理解,最好的途徑就是對文章的直接感受,而不是理性分析。這種直接感受的最好形式就是讀,大聲地讀。越讀就能理解得越透徹,也就越容易感染;感染越深,便越能讀出感情;而越投入感情,則越能感同身受,使自己置身于作者的立場,從而培養(yǎng)其對語言材料的感受,體驗,理解與品味的能力。

   2、朗讀對于表達的作用

  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無論哪一種表達,都需要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連貫,內容具體。這一切都要以語言積累為基礎。

  小學生積累、發(fā)展語言是一個不斷從“內化”到“外化”的過程。正如張中行先生所說:“你不讀,或讀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達框架茫茫然,拿起筆就難以得心應手。反之,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手成章。”如果真能讀得正確,流利,達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說明課文作者的語言已經順利地進入學生的口語,學生已能合格地充當作者的代言人為作者代言。與此同時,學生的口語也在不知不覺中通過“順應”,接受作者規(guī)范語言的改造,同時形成良好的語感,幫助學生發(fā)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

  3、朗讀對于審美教育的作用

  在教材中有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麗的小興安嶺》、《火燒云》、《五彩池》、《觀潮》、《草原》等,都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繪出秀麗的自然風光。教學時,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用聲音再現(xiàn)畫面,讓學生進入意境,認識文中所描繪的事物的形狀、顏色,感受自然的美。

  因此,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史實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朗讀這棵“千年古樹”正是傳統(tǒng)教育的一塊瑰寶,它有著其它教育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課標下朗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

 。ㄒ唬﹤鹘y(tǒng)朗讀教學的主要問題

  “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但從教學第一線的實際情況看,首先,朗讀的地位無足輕重,朗讀在一堂課中所占的比重還相當輕,平均不足7分鐘(見1994年12月《江蘇教育》高林生同志文)。其次,朗讀的內容嚴重失衡,對詩歌、文言文的朗讀達到100%;在教材中唱重頭戲的記敘文其朗讀比例僅占38.75%;議論文,尤其是說明文朗讀所占比例更是小得可憐(分別為23.1%、15.8%)。再次,朗讀教學質量低下,只是低層次的讀響亮,讀正確流利,缺乏對學生感情朗讀的具體指導。更可悲的是,課堂教學中采用朗讀手段,隨年級的增長而呈愈益淡化的趨勢,再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朗讀的指導乏而不力,一是教師對朗讀教學的認識不高 ,二是受教師自身朗讀水平的局限,“以其昏昏”,很難“使人昭昭”。

  對于這些不良狀況,我們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 “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為了充分發(fā)揮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筆者認為要加強對朗讀的指導。

 。ǘ┬W朗讀指導的創(chuàng)新

  1、情景激發(fā)欲望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啟發(fā)。要指導學生理解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詞句所表達的意思,這樣,讀出的情感才是真摯自然的。啟發(fā),還要讓學生充分想象課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夠在頭腦中出現(xiàn)一幅幅畫面,只有這樣,朗讀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

  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情景。如在教學《瀑布》一課的朗讀訓練時,就可利用錄象來設計導讀,借助媒體讓學生親眼目睹從未見過的“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的瑰麗景象。學生就由衷地發(fā)出贊嘆:“好美啊!”從而使課文中的景物在學生心中“活”了起來,讓他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富有詩意的美景下,學生就容易激發(fā)朗讀的欲望。

  教學中也可以借助音樂調動情感,烘托、渲染課文的內容,創(chuàng)造美的氛圍。在教學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時,選擇古箏曲配樂吟誦,教師隨著明快的樂曲聲吟誦,學生從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聲、有小船的美的景象,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以美的氛圍,為學習這首詩作好情感鋪墊。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配樂讓學生練習吟誦這首詩,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吟誦詩的積極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佚名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