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追求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完美融合

2016-12-29 16:22:07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就是把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語文學科教學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語文課程的目標。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使語言文字也兼?zhèn)淞藞D文聲像并茂的特點,為創(chuàng)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和信息技術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維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支持。信息技術氛圍下的語文教學利用網絡資源,拓展閱讀教學將使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呈現(xiàn)出嶄新的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可能;開發(fā)網絡資源,嘗試網上閱讀,將最大限度地擴展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依托信息技術,促進讀寫結合,亦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圍繞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我進行了兩方面的嘗試,一是讓學生憑借網絡,或采集資源,或進行預習,或質疑討論,或完成作業(yè);二是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課件”。大膽的嘗試讓我從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視角出發(fā),重新審視語文學科,思考自己將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一、巧用信息技術,巧設教學情境,激發(fā)情感參與

  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課中巧用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xiàn)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啟發(fā)學生思維向深層發(fā)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西湖》時,配套投影片不足以感受西湖的清秀奇麗。于是我要求學生在網上尋找西湖的有關錄像資料,結合課文進行欣賞品味,使學生不僅對西湖美景有了整體感知,而且對白堤、蘇堤、小瀛洲等特色景點也印象深刻,學習頓時變得主動起來。比喻句“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理解難點就是完全借助錄像視頻來得以突破和深化的,作者把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翠綠的飄帶,綴結在西子姑娘的衣襟上,迎著輕風飛揚招展,是多么奇特和優(yōu)雅,細膩地表現(xiàn)了西湖的輕盈香麗。學生陶醉在美文中,更多的是陶醉在美侖美奐的情境中,學生學習的興趣之濃,情緒之高,收獲之豐是教學之前所不能預料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的圖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課本上的簡單文字,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情感的參與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討論,從而更有利于知識的獲得與內化,有利于語感的訓練與培養(yǎng)。

  二、巧用信息技術,拓寬信息渠道,增加課堂容量

  利用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huán)境,突破書本限制,發(fā)揮其傳播知識新、快、全的優(yōu)勢,擴充教學知識量,豐富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實現(xiàn)對事物的多層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課堂的教學容量。

  如《藍鯨》一課中將鯨分成須鯨和齒鯨,哪些鯨屬于須鯨,哪些鯨屬于齒鯨,課文只字未提。這些鯨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有何區(qū)別,卻無從知曉?紤]到學生對鯨具有濃厚的興趣,我在備課時就通過信息網查到大量關于鯨的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教學時就引導學生圍繞“你還知道哪些鯨是屬于哪一類的?”進行自主探究,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既可以為學生展示藍鯨、虎鯨等圖片資料,通過文字資料向學生介紹它是哪一類鯨,有什么特點,也可以讓學生自行上網檢索感興趣的相關資料。這樣就創(chuàng)造性地把課本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寬了語文教學的空間。

  在學習《藍鯨》后,有同學還想了解一下動物世界的情況,我指導他們打開校園網的電子圖書館,到互聯(lián)網上搜索,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百科大全”網站。同學們收集了各種各樣的資料,并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及自己的感受寫入自己的文檔,在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情感和交流寫作的能力。

  這種集多種信息功能為一體的教學,以全方位、多層次吸引學生,增加信息獲取量,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活潑,趣味盎然,讓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開拓了獲取信息的途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語言的訓練和實踐,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擴大知識面,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新知識,豐富了語言的文化內涵。學生自始至終都保持強烈的興趣,從而使個性化閱讀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三、巧用信息技術,凸顯能力培養(yǎng),深化感悟積累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實現(xiàn)這種目標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扮演著“研發(fā)工具”的角色。

  《趕海》這篇課文,寫的是暑假里“我”跟著舅舅去趕海的一件事,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為了使學生們吃透重點,我用多媒體出示舅舅帶“我”來到海邊趕海動畫片斷,分學習小組討論:在海邊,哪些事使“我”覺得很有趣呢?學生們在交流內化的過程中,互相幫助,自由爭論,自主學習,用喜歡的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閱讀的獨特見解。這樣的設計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達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深化感悟積累,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探索知識的過程,成為美文朗誦、品味賞析的過程。由于巧用信息技術,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閱讀特長,自主施展自己的才華,使學生逐漸愛上語文課,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產生興趣,使學生意會到語言文字的“味道”,從而創(chuàng)設出激勵學生融合互補、敢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才能最終提高他們駕御語言的能力,開啟他們的智慧之門,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佚名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