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案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佚名 2017-07-05 10:23:05

奧數(shù)網(wǎng)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頤和園》的教案,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課文內(nèi)容的優(yōu)美。
。2)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fā)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 的興趣。
。3)能力目標:
、偻ㄟ^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能力。
、诮柚n外資料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教法與學法】
本單元課文都配有精美的實景或?qū)嵨飯D片,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本課教學,欲將感悟課文理解內(nèi)容、認識事物增長見聞、品味語言領悟?qū)懛ā⑻找鼻楦惺艿窖盏确矫嬲掀饋,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表達方法。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教學中欲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提高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jīng),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說、議、寫、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教學中閱讀、交流分享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并延伸到整個學期以至今后的學習生活之中。
【教學準備】
教材中配有三幅圖片,分別是長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橋,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教師在課前可讓學生查找更多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對頤和園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學文過程中適時展示收集的資料,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導入新課 質(zhì)疑釋題──交流資料 預習反饋──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瀏覽全文 梳理脈絡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 領略美景 學習語言 積累語言 抒發(fā)情感
【教具準備】
課件、可貼圖片、童心童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生字詞。正確讀寫“長廊、神情氣爽”等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認識首尾呼應的寫法。
3、領會移步換景的寫作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文章脈絡,認識首尾呼應的寫法。
2、領會移步換景的寫作順序。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頤和園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
一、導入新課 質(zhì)疑釋題
1、導入新課:同學們,這列開往世界自然文化之旅的列車馬上就要從長城出發(fā),前往北京西郊,那兒有一座世界著名的園林——頤和園, 1998年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遺產(chǎn)名錄,更成了全人類的瑰寶。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游覽——(生齊:頤和園);一起去領略——(生齊:頤和園);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贊美——(生齊:頤和園 )
2、看到“頤和園”這個標題,你有什么疑問要問嗎?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能力也就是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積極性,引導學生質(zhì)疑,培養(yǎng)質(zhì)疑品質(zhì)。
二、交流資料,預習反饋
1、頤和園坐落在北京的西部,從前是皇家園林,如今已成為中外游覽的風景區(qū)。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了解? (同位互說,指名說?梢越Y合課前所發(fā)資料)
2、師介紹頤和園的背景資料:說起頤和園它曾經(jīng)歷盡滄桑。從清漪園至今天的頤和園,屈指算來已經(jīng)歷了260 個春秋。1860年時,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了,直到 1886 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才重新修建,可是1900年它又遭到八國聯(lián)軍野蠻地搶掠和破壞, 1902 年再次修復。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百年修復,如今的頤和園是個擁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無與倫比的園林藝術的魅麗,傾倒了無數(shù)的中外游客,被人們贊譽為人間天堂。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收集信息資料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拓展知識、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和方式。在這兒,教師為學生的多樣學習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收集信息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容易讀錯的生字新詞,交流反饋。
。ㄕn件出示)
① 自由朗讀。
② 抽生讀(正音)。
、 齊讀詞語。
2、師范讀課文,生思考:頤和園給你留下總的印象是什么?
3、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出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檢測學生的自讀情況。
四、瀏覽全文,梳理脈絡。
1、美麗的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主要寫了哪幾個地方的景色?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2、學生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貼圖片以及簡筆畫的方式板書作者的游覽順序,并相機指導“廊、閣 殿”的書寫
【設計意圖】 老師用簡筆畫,簡潔地勾勒出昆明湖及萬壽山的輪廓,相機貼上的版畫,使頤和園的主要美景十分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巧妙地引導學生輕松學習生字“廊、閣、殿”的讀音及寫法,還為學習作者的游覽路線奠定了基礎。
3、頤和園里有這么多景點,真是又大又美!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找出作者的游覽路線,把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4、生匯報表示作者游覽路線的四個句子,抓住動詞從中感受移步換景的游覽觀察順序。
。ㄕn件出示)
【設計意圖】明確游覽路線,體現(xiàn)游記“移步換景”的寫作特點,并引導學生關注句子中表示動作的“進了、繞過、走完、登上、下來”等詞語的用法,從中滲透游記的寫作方法。
5、給表示游覽順序的四句話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學生自讀感受課文總分總的結構形式。
五、課后學習建議。
建議大家課后繼續(xù)收集一些頤和園的資料,豐富自己對頤和園的認識;把文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讀一讀,記一記,下堂課我們繼續(xù)游賞頤和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