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7-07-14 11:01:54

(4)從他說的話里還可以看出他的“智”,你能找出來嗎?
、偃缬型谐鋈耄案哐源笳Z者,斬之!
、趶乃拿钪校闯鏊“智”在于--(板書:嚴明軍紀)
(5)這么精妙的布局,這么嚴明的軍紀你能讀出孔明傳令中的“智”嗎?
①誰愿來試試看②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孔明的傳令吧,
師:作者通過對孔明語言的描寫,突出了孔明的“智”。
除了通過對孔明語言的直接描寫,還通過對孔明哪些方面的直接描寫突出他的“智”?
2、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師:這句話從哪些寫出他的“智”。
(1)穿著打扮:(披鶴氅,戴綸巾)
高雅、閑適,一副十足飄逸瀟灑從容大度的樣子。
(2)動作:操琴(板書:操琴)
(3)操琴和“智”有什么關系?
。ㄇ贋樾穆,讓琴聲告訴司馬懿,我胸有成竹,我有千軍萬馬。)
。4)看圖讀讀孔明當時是怎么做的?
、僮杂勺x②指名讀
(師:“你為什么讀得不緊不慢的?”
你為什么讀得從容不迫的?)(板書:臨危不懼)
師:這句話主要通過孔明的穿著、動作寫出了他的智。同學們,像剛才那樣,作者直接抓住孔明的語言、動作的這種寫法就是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
(二)間接描寫的句子
師:課文中除了直接描寫孔明的“智”外,還有通過其他人物的描寫來映襯,孔明的“智”,你找出來了嗎?
1、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1)這句話什么意思?豈知(怎么知道)
(2)簡介司馬懿司馬懿非等閑之輩,但他卻認定……(板書:宜速退)
(3)從這句話,你體會到孔明的“智”在哪里?(板書:知己知彼)
2、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1)懿的動作(板書:大疑)
。2)看出懿怎么樣?(中計)
小結:通過司馬懿的話襯托出了孔明的“智”。這些就是間接描寫。
師:課文中還有一些地方作者也不是直接寫的,你能找出來嗎?
3、眾官司聽到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1)“盡皆失色”什么意思?
(2)眾官當時可能會怎么說,怎么想呢?
(3)從這里你體會到孔明的“智”在哪里?
(膽識過人)
3、總結: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孔明的語言、動作的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突出孔明的智?酌髦阅軌蛑峭怂抉R懿,是因為他紀律嚴明,臨危不懼,知己知彼,膽識過人。
四、課外延伸
1、孔明足智多謀,膽識過人的故事在《三國演義》里還有很多,你知道還有哪些?
2、那你們趕快去讀讀這些故事吧,去感受一下羅貫中筆下的藝術魅力吧。
起因:兵力懸殊
傳令操操琴臨危不懼
孔明智退司馬懿經(jīng)過:知己知彼
速退大疑膽識過人
結果:兵皆退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