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說課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7-07-26 15:57:54

奧數(shù)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看電視》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二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第五課《看電視》第二課時。一、教材分析第二單元編排《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看電視》這篇課文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一樣什么東西?二、教學目標《看電視》這首詩歌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其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一)認知目標:學生會寫“家”、“完”兩個字,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二)技能目標: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情感美,喜愛讀詩歌;(三)情感目標:學生能體會人與人之間親情;三、重難點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四、教法學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五、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一)小記者采訪,談話導入新課1、小記者采訪時提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第二個問題: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嗎?第三個問題:你家的遙控器平常誰拿著,你家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誰說了算?2、小記者采訪代替了教師的平淡談話帶入,讓他們帶著新鮮、好奇進入本課學習,而且所采訪的問題為后面學習課文時解決重難點搭設了一個橋梁,起到了一個鋪墊作用。(二)聽看結合,整體感知播放課文動畫范讀,渲染烘托氣氛。在輕松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整體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后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藏著好多秘密,你們想知道嗎?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闖四關”(這樣設計是充分掌握學生好勝、喜歡挑戰(zhàn)的心理,設計“闖四關”游戲,激發(fā)學生主動往下學習的愿望)。第一關:放課件,認生字,摘果子,教寫“家”、“完”兩個字。第二關: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教師提示:遇到讀不準的字要看準字音,多讀幾遍,知道讀準再往下讀。學生讀完后可讓學生說“哪些字經你后來努力,你讀準了?”。每組喊一學生讀課文來代表本組闖關。第三關:同桌讀書,一人讀、一人聽,讀得好,獎給他一顆星?梢宰屗斝±蠋,糾正別人的錯誤,也可以當虛心的學生,從小伙伴那學會一個字。第一關認生字是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是為后面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寫“家”、“完”兩個字,主要是把識字量分散,體現(xiàn)了每節(jié)課動筆!第二關一讀課文,要求明確,教師提問題“哪些字經你后來努力,你讀準了?”,讓學生自己解決難點,互相有啟示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成功學習的體驗。第三關二讀課文,互聽互幫,讀得有層次、有目的,合作讀書,人人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第四關經過一讀課文二讀課文后填空:爸爸和我愛看;卻換成了;奶奶愛看;卻換成了;外面一起為媽媽換成了。第四關的填空是將課文的主線抓出來,學生讀課文后如果能將這條主線抓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同時,第四關的填空題將學生的視線直接拉入到學生課文之中。(三)圖文結合,讀中悟情針對填空題解決三個問題:1、為什么爸爸和我愛看足球賽,卻又換成了京?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知道這些的?學生讀第一小節(jié)后,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2.為什么奶奶愛看京劇卻又把它換成了足球賽?出示課文上插圖,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分別在干什么?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奶奶當時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師生賽讀、生生賽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重點指導讀第三小節(jié)。3、為什么我們最后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齊讀第四小節(jié),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設計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對本課重難點的剖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用上“因為”、“所以”說話,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決三個問題時,把重點放在了第二問題上。通過看圖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種方式指導讀第三小節(jié),可謂是突破了重點中的難點,解決了難點中的重點。本課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本課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4、用自己的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二是訓練學生讀詩時,在頭腦中形成詩歌畫面,在轉述過程中讓學生隱隱感覺體會到詩歌分行排列的文體特征。(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講完了,她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課件出示最后一小節(jié)),學生齊讀。問:你現(xiàn)在知道歡歡家看電視的秘密是什么嗎?學生自由說。最后一問,是對全文的一個整合,學生自由說的答案也是對課文所要表達“情”的一個整合。(五)小記者采訪問題一: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問題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歡看的《動畫城》開始了,而奶奶最愛看的《梨園春》也開始了,你會怎么辦?小記者采訪首位呼應,同時小記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也是對本科內容的一個綜合,而且將“情”落實到學生今后的行動上來了。本教案在設計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學生讀的有層次,先自己解決難題讀,再同桌互讀,培養(yǎng)了學生會傾聽的好習慣。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讀書后要讀有所收,讀有所獲。教案在設計時也注重了文本的整體,先整體感知,在分段細細的品讀,最后在整合。在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上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本課的教學設計也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