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清涼寺的傳說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2017-08-01 21:24:26

黃河文化—清涼寺的傳說
古代惠民淄角鎮(zhèn)東部曾有一片四殿三院組成的大型建筑群,四殿為金剛殿、天齊廟、清涼寺和元化閣,三院為四大殿堂相連形成的三大院落。它氣勢宏偉,造型優(yōu)美,堪稱古建筑一絕。據(jù)傳,修建清涼寺時,整個淄角鎮(zhèn)石料、木料堆積如山,四方名匠聚集如云,呼號之聲響徹云霄,令世人嘆為觀止。
某日,從鎮(zhèn)南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手提破布兜闖入工地,對眾木匠乞求說:“諸位師傅請了?聽說淄角鎮(zhèn)大興土木,我來混碗飯吃,望師傅們指教。”說完便拿出一個破墨斗子準備干活。大伙一看,多有不愿與其為伍之意。木工頭見狀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咱們修廟是行善,給他碗飯吃不也是行好嗎?”便留下乞丐讓他砍木楔子。有的木匠有意刁難乞丐,挑了一根又粗又硬的斜紋木頭給乞丐,冷眼瞧他怎么辦。只見乞丐往墨斗子里吐了口唾沫,對著那根木頭橫七豎八地打了很多墨線?看著數(shù)不清縱橫交錯的墨線,眾木匠暗中發(fā)笑,看乞丐怎么下鋸。
人們圍觀乞丐打墨線,只見乞丐把墨斗子收起來,挽起袖子,亮出又臟又瘦的右掌,聽得掌風一響,巨木應(yīng)聲而碎。木匠們驚愕地朝碎木看去,碎木全成沿墨線而開的大小不等的木楔子。再找乞丐,蹤影皆無。眾木匠方知是祖師爺魯班顯圣助修清涼寺。
人們小心翼翼地把那堆木楔子收拾好備用。說來奇怪,在修寺過程中所用的千萬塊木楔子,都是木匠們隨手抓來而無不正好合適。全寺竣工,木楔用完,一塊不差。
明朝建文年間,齊魯大地久旱成災(zāi)。人們望著日漸枯萎的禾苗心急如焚。因多日來各處寺廟求雨無效,四面八方的人們紛紛托人到淄角鎮(zhèn)向清涼寺的靈碧法師求助。
靈碧法師是當時聞名遐邇的高僧。他才華橫溢,德高望重,被人們稱為“神和尚”。為救災(zāi),他定于當年六月十九日設(shè)壇施法祈雨。不久,鎮(zhèn)東南便建起了一座祈雨壇場。開壇祈雨這天,淄角鎮(zhèn)附近的萬余民眾,赤足裸臂密排于祈雨壇場。按靈碧法師的安排,每個祈雨人手捧盛有火藥的升或碗,里面插香。壇場北面?有百尺法臺。近午時,靈碧法師披袈裟,擎玉缽,跣足登臺。他頌經(jīng)念咒、施法祈雨。禮畢,鐘鼓三響,他和眾人分別點燃引香,捧在手中?全神貫注,目視蒼天。靈碧法師念念有詞,祈求天神行雨普救眾生,如祈雨不成,誓與眾生葬于火崩之中?粗闳紵^半,人們心急火燎。忽然陰云涌起,暴雨驟至,點燃的引香全被雨水澆滅,人們在瓢潑大雨中歡呼跳躍。
魯班化身助建清涼寺與神和尚設(shè)壇祈雨的故事,從此在清涼寺一帶流傳下來,直到今日。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