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父母都常常做“知易行難”的事(3)
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文章作者:大v觀點 2017-09-11 16:06:02

3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經常會在超市里看到有的小孩私開包裝,偷嘗食品,或者隨意把東西亂放?我們通常皺皺眉頭就過去了,漸漸也都司空見慣,甚至有的大人都參與了其中(美其名曰“試一試再買才公道”),可這是商場,超市啊,你之所以選擇這里,無非是喜歡它比市場“高級”一些,不是嗎?所以,既然選擇了,就請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
每個商超都有文明規(guī)定:
1)瀏覽商品時,保持安靜,不大聲說笑。
2)挑選物品時,輕拿輕放,看后放回遠處;如果手有污漬,應避免觸摸商品,尤其不可觸摸食品。
3)非試食區(qū),禁私自拆封或者試吃食品。
4)使用商場手推車時,注意停放位置,避免堵塞通道,用完應停放到指定位置。
5)結賬時,自覺排隊。
這一直都是“隱規(guī)”,公道自在人心。
試想,如果商場哪天用鮮紅的大字明文規(guī)定四處張貼,我想肯定會遭來大眾狂噴:當我們是小孩還是弱智?這些規(guī)矩誰不懂?
那么請問這“明知故犯”的背后是上帝在給你撐腰嗎?(有句生意經叫“顧客是上帝”)
我們一邊在教孩子文明,自己卻在演示著“不文明”。還有部份家長覺得自己家的就是熊孩子,不聽教 ,就只能讓他“自生滅”。試問,誰能比父母更懂自己的孩子,他不是不想聽,有時候是看著大人說一套做一套,不如不聽罷了。還有的家長會說那是孩子的天性,他只是玩玩而已,請問那個經典的故事里“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也算玩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領路人,精神導師。他們的路,由 他們自己走,沒有錯,但我們不能眼睜睜看他掉坑也不拉一把吧。是不是能在他能力和經驗都尚淺時,給他提供幾個有用的錦囊,或者在跑偏時幫他扶正一下呢?
最后追根溯源:父母先得有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還要有一顆不斷學習反省的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