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養(yǎng)成學習好習慣新生時期最關鍵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11-10 10:57:33

一天7節(jié)課“累壞”新生
玉玉(化名)是去年上學的,提到自己一年級第一天正式上學,她說自己當時還真有點“害怕”。她媽媽說,那天一氣上了7節(jié)課的一年級新生玉玉可給累壞了。晚上不到7點,她就趴到床上呼呼大睡,連收拾書包都是由媽媽代勞的?粗畠浩>氲纳碛埃改赣中奶塾謸——一天7節(jié)課,剛上一年級的“小不點兒”能吃得消嗎?您是不是也像去年的玉玉媽媽一樣產生了不少的心理負擔呢?或者您也為要走進小學的孩子捏了一把汗呢?
各方說法
老師: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壓
核心提示:北京羊坊店中心小學教師李春梅提醒,類似“上學了就是大孩子了,要好好學習,要像個小學生,要每天主動按時完成作業(yè),不要讓媽媽整天催你,上課時要坐得端端正正,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千萬不能貪玩,再貪玩如果影響了你的學習,成績不好,媽媽就不喜歡你了……”等等的話家長千萬不能給孩子早早灌輸。家長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孩子對即將面對的學校生活產生越來越強的恐懼心理,
既想上學又害怕
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像玉玉一樣,那些將要邁進學校大門的小朋友自然心中充滿了喜悅,但也有不少小朋友對小學學習和生活產生了恐懼心理。
小妞妞馬上就要成為一個小學生了,“喜歡上學,看見小哥哥小姐姐背著書包上學覺得很神奇,但也怕,因為老聽媽媽說等我正式上學了就不能再貪玩了,因為我每天都有很多的作業(yè)要做。”
一個6歲的孩子,對于自己成為學生的生活是既喜歡又擔心,是不是覺得孩子很可憐呢?
學校應是帶給孩子快樂的地方
記者對北京一些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進行了采訪,他們表示,家長千萬不要給即將入學的孩子施加壓力,而是應該鼓勵他,讓他覺得學校是帶給他快樂的地方。
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上分析,他們離開父母,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這時孩子多少都會有一些恐懼的心理,而這種心理會隨著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逐漸適應,而逐漸地消逝。但如果過于強調學校生活的艱苦,可能讓孩子產生對學校生活的逆反心理,從而厭惡學校,厭惡學習。
家長:擔心孩子不能適應
核心提示:“我們報的那個有效銜接班本來說是教孩子如何適應小學學習方式,可是動不動就考試,還判分,現在孩子就知道學校和幼兒園最大的區(qū)別是考試,結果孩子出現有點煩學校考試的苗頭了。”嘟嘟爸爸擔心地說,這樣上學后不是還會不適應嗎?
為了上學早早準備
嘟嘟9月就要背起小書包上學校了,很快成為一個小學生了?梢哉f從去年開始,他父母就開始計劃了。
為了上翠微小學,他們先是在距離學校最近的一個居民樓上花了80萬元買了所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接著裝修,然后買鋼琴,給孩子在附近找英語培訓班,為了讓孩子能適應學校生活,還給孩子報了個有效銜接班……這么折騰下來,積蓄沒有幾個了。
提前學反而欲速則不達?
盡管該做的都做了,但嘟嘟的父母認為自己還是不放心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小學的生活。
嘟嘟爸爸表示,那天帶著孩子見學校老師,老師問孩子都學過什么,他們高興地說自己的孩子曾經學過珠心算,可是數學老師卻說,我們最頭疼那些學過珠心算的孩子,因為數學學習是叫孩子思維的過程,可很多學了珠心算孩子就會撥算盤,只關心答案,形成數學思維的過程會困難一些。老師這樣的說法讓嘟嘟父母更著急了。
學校:培養(yǎng)習慣開學頭個月最關鍵
核心提示:“新學期開學后,應該給孩子至少留出一個月的過渡期,一上來就把課程安排得這么密,確實不太合理。”
給孩子留一個月過渡期
崇文小學的老師告訴記者,在崇文小學,第一個月是過渡期,老師會從各方面幫助孩子調整。在這個階段,雖然一年級新生一節(jié)課也是40分鐘,但是要分成三段:前20分鐘講新知識;然后用三五分鐘帶孩子做“課中操”,活動活動、喝點兒水;之后還要用兒歌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幫他們復習、鞏固。頭一個月課程進度會有意放慢節(jié)奏,目的就是通過成功的體驗,增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一般經過一個月過渡,孩子們會有明顯進步。
李春梅老師表示,小學新生最關鍵的需要鼓勵。比如通過講故事鼓勵孩子在20分鐘之內仔細聽故事,然后鼓勵孩子復述媽媽所講故事的內容,并引導孩子去復述。
要培養(yǎng)主動學習習慣
李春梅老師還介紹,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貫穿于小學教學的一二年級所有教學中,但主動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新生入學頭一個月最為關鍵。
建議家長主動引導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復習課堂知識,詢問孩子老師布置了什么家庭作業(yè)等。對于孩子回家先看電視、然后等家長下班回家陪同學習的做法一定要制止,盡量鼓勵孩子主動學習,養(yǎng)成回家后先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
常見問題
感覺作業(yè)多問題在哪里?
作為一年級新生的玉玉,去年每天晚上她都要11點多才睡覺,媽媽說是因為她的作業(yè)太多造成的,記者總是聽見玉玉的媽媽不停地抱怨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量過大。
李春梅老師表示,一般不要求給小學生布置作業(yè),但是由于學校教學的特性,考慮到孩子學習上和智力上的個性差異,通常老師孩子要布置一些作業(yè)的,以保證教學有序進行。但老師都有把握,一般小學新生每天的作業(yè)量控制在半小時之內,如果過多家長可以跟老師及時溝通,可以讓老師適當減輕孩子的家庭作業(yè)量。另外,李春梅老師提醒,家長最好觀察孩子完成作業(yè)慢的真正原因。如果是寫字速度過慢造成的,那就要及時糾正孩子的握筆姿勢,如果真是作業(yè)量太大,主動和老師交流是有必要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