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家長頭條 > 正文

孩子說不學就不學,還要父母做什么?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1-30 20:51:23

智能內(nèi)容

  今天上午,一位正在生氣中的母親,向老師訴說孩子的缺點,其中有一條就是:好好的漫畫課,說不上就不上了。

  這樣的現(xiàn)象,還有一些。一位16歲的男生,另一位18歲的女生,本來正是上中學的年齡,可是,都不想上學了。

  厭學的原因,可能有諸多因素。這兩個孩子的共同特點是:家庭經(jīng)濟比較寬裕,兩個孩子都曾報過興趣班,后來都半途而廢。

  男生學過圍棋、長笛、乒乓球等,女生學過鋼琴、素描、陶藝等。都是他們自己提出來想學,父母才給報的興趣班。后來也都是他們自己不想學了,父母聽之任之,不學就不學了。

  這些,可能是孩子很小時候的經(jīng)歷。正是有了想學就去學、不想學也沒關(guān)系的前科,慢慢地,孩子知道一件事:自己的自由度很大,放棄一件事也沒什么了不起。

  與興趣班比起來,文化課的學習更枯燥。久而久之,孩子由剛開始的不努力學習,發(fā)展為討厭學習。

  02

  孩子說不想學,家長應(yīng)該做什么

  兩個孩子在談到自己的這段經(jīng)歷時都露出悻悻之色,對當時為什么喜歡,后來又為什么不喜歡,學習過程中是否有樂趣,等等,都記不起來了。

  我們現(xiàn)在做個假設(shè):當他們一時興起,提出要學圍棋或素描時,父母跟孩子立個“約定”:學習的目的、過程和時間,遇到困難時怎么處理,等等。從有興趣、好奇,到真的潛下心來去學習、鉆研,直至有心得,是挑戰(zhàn),同時也是訓練一個人的過程。

  借由這個過程,一個人學會耐心,學會在有瓶頸的時候如何去鞭策自己,學會在有所得時如何不自滿,學會協(xié)調(diào)、安排自己的時間,收獲自信和快樂。從兩三歲時搭積木、拼圖到后來上學、學習才藝,到最后選擇職業(yè)以及自己認為應(yīng)該去做的事,這些都在一點一滴地進行。

  不僅僅是興趣班,就是平時生活中,如果遇到孩子輕易改變計劃,也要及時制止!

  比方說,計劃周末去爺爺奶奶家吃飯,臨到動身時,孩子忽然說:“這周作業(yè)多,就不去了。”

  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可是,仔細一想,把作業(yè)帶到爺爺奶奶家寫,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如果我們輕易就同意孩子改變計劃,就容易讓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轉(zhuǎn)移注意力,容易放棄!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堅持時就堅持,該強硬時就強硬,哪怕來一次沖突!

  03

  家長肯堅持,孩子才會不放棄!

  阿棉是武漢一所醫(yī)院的醫(yī)生。二十年前,女兒誕生,半歲時,卻被醫(yī)生診斷為腦癱。

  好心的親戚們都建議阿棉干脆把孩子丟掉,或者送到福利院去,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可阿棉卻執(zhí)意要給女兒做康復治療。揮金如土的治療,讓阿棉的丈夫無法忍受,最終與妻子離婚。

  在他看來,阿棉的堅持毫無意義,因為腦癱是治不好的。離婚后的阿棉,堅持給女兒做康復治療,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阿棉去哀求學校,讓女兒上正常兒童的小學。

  女兒的手拿不緊鉛筆,阿棉每天將鉛筆用毛線綁在女兒手上,成千上萬次教女兒寫拼音;女兒因走路不穩(wěn),遭同學們嘲笑,阿棉召來女兒的同學們,向他們講述母女倆的故事……

  女兒有腦癱,經(jīng)常因身體原因不愿學習,每一次阿棉都是狠心將女兒往學校趕,阿棉對我說:“這么多年,我真的是打完她,就躲起來哭!好多人說,孩子天生殘疾,要抱在懷里呵護,哪有像你這樣狠心天天逼她學習的?晌抑溃瑢W習這條路,雖然苦,可只要堅持,一定會有甜果子吃。”

  阿棉的狠心一堅持就是二十多年,女兒不僅腦癱康復,更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了浙大計算機系,今年又考入英國劍橋大學。

  如果阿棉當初寬容了孩子的輕易改變,孩子是否感激呢?

  04

  關(guān)注孩子,就是關(guān)注后半生的幸福

  蔡康永說過: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很難,放棄學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是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的大好時光總是流逝得那么快,而在青春歲月里,又常常碰到那么多的誘惑甚至陷阱,當你猛然醒悟時,也許華發(fā)已生,才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一事無成。

  而此時,所有偷過的懶,都已變成啪啪打臉的巴掌。

  美國教育專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決定孩子未來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堅持。而讓孩子遇事能堅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陪著他一起堅持。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在批評孩子不懂堅持的時候。我們不妨問問:自己這么多年堅持了什么?在指責孩子總是輕易放棄的時候,我們不妨問問:對于他們的放棄,我們是不是默許了?

  記得《新周刊》曾經(jīng)做過一個關(guān)于“堅持”的專題,其中有一句話:

  “任何一個人,在一個領(lǐng)域內(nèi)堅持十年,他都將成為那個領(lǐng)域內(nèi)專家級的人物。”

  堅持,最難,卻也最有意義。

  堅持,是如今孩子最缺乏的品質(zhì)。

  好的父母,應(yīng)該幫孩子去盡力堅持一件事,而不是陪著他一起隨意放棄。“不喜歡的事,就可以不做”,這是一句錯誤的話。我們必須明白,好多事,孩子不堅持,只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夠堅持。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