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州小升初小古文閱讀整理(4)
來源:家長幫論壇福州站 文章作者:念奴嬌嬌 2018-03-21 21:20:21

30.以:用。
31.吾:我。
32.市罷:集市散了
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譯文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測量好自己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最后鄭國人沒能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腳去試一試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寓意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死守教條,墨守成規(guī)的人。
。ㄊ唬﹫(zhí)竿入城
原文
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釋
魯:魯國,在山東。
執(zhí):拿。
者:代詞,可以譯為"……的人"
初:開始時。
不可入:不能進入(城門)。
亦:也
計無所出:計,計謀,策略。指想不出辦法。
俄:不久,一會兒。
老夫(第三聲):老人。夫,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至:來到。
非:不是。
圣人:最完善,最有學(xué)識的人。
何:疑問代詞,怎么,為什么。
中截:從中間截斷,"中"名詞作狀語,在這里作"截"的狀語。截:截斷
但:只,只是。
以:用。
而:連詞,表順接,然后。
遂:于是,就。
之:代詞,指竹竿 。
依:依照。
入:進入。
譯文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里說:"我并不是圣賢,只不過是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么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后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于是依照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寓意
1.有些事情,不是無法解決,只是解決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時候,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其實分而治之是可以解決的,也就是把大問題化為小問題。老父的方法用現(xiàn)在的語言來講就是非均勻分段。
3.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這則笑話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思維要靈活,不要片面與固執(zhí)。
4.不要自作聰明,否則會貽笑大方。
。ㄊ┛讨矍髣
原文
楚人有涉①江者②,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③契④(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⑤。"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⑥,而劍不行,求劍若⑦此⑧,不亦惑乎?
注釋
1、涉:過,渡。
2、者:……的人,定語后置的標志。
3、遽(jù):急忙,立刻。
4、契(qì):用刀刻(記號)
5、是:這是。
6、吾劍:我的劍。
7、之所從墜:掉下去的地方
8、矣:了。
9、若:像。
10、此:這樣。
1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嗎?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xué)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xué)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數(shù)學(xué)天天練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練習(xí)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xué)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