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讀 > 正文

孩子越來越堅韌了,因為從小培養(yǎng)了這種能力(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5 10:21:17

智能內容


  1. 父母包辦和溺愛

  我們都經歷過為人父母的緊張和焦慮,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于是內心難以遏制想要幫助他把成長路上的障礙掃清的沖動。

  在親子綜藝節(jié)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陳浩民的妻子蔣麗莎,一人帶了三個娃上節(jié)目。

  有一次,因為兒子“小螺絲”偷吃了一口放在一旁的蛋糕,蔣麗莎把站在蛋糕前的小螺絲的頭一把推進了蛋糕。

  蔣麗莎說:“很早就給孩子們定下了規(guī)矩,在吃任何東西都必須首先問過媽媽,因為擔心壞人會用食物來引誘孩子。”

  但同時,她的內心也很困惑,糾結要不要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判斷。

  心理學家曾說過:“我們要尊重一個孩子受挫折的權利。”

  一個孩子在自然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給予孩子自主解決的機會,那么他們會自動的培養(yǎng)出高挫折商,也能夠讓他們從中真切的看到自己的力量。

  2. 孩子背負了太多他人的期待

  電影《死亡詩社》中,學生尼爾酷愛表演,但父親在一開始就禁止他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并反復強調,一切等到他考上并讀完了醫(yī)科大學之后再說。

  尼爾想要為自己爭取:“這不公平!”,父親告訴他:“你知道這對你媽媽來說有多重要。”

  后來,尼爾在一次演出中大獲成功,但他的父親并沒有因此而為他高興,而是堅決反對,并將他帶回家決定第二天讓其轉學。

  尼爾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中,并在當晚自殺了。事實上,考醫(yī)科大學從來不是尼爾自己的夢想,他真正熱愛的是表演,從醫(yī)只是父母想要借尼爾實現的他們自己的夢想而已。

  當一個孩子不是為了自己而活,那么他也就失去了面對生活的勇氣。

  3. 自我感受被過多壓抑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還小,他們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是感知不清的,于是,我們往往會代替孩子去做出判斷,甚至無形中強迫了孩子接受我們的想法。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