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詩歌鑒賞 > 正文

小學(xué)生古詩詞注釋鑒賞《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6-20 14:25:41

智能內(nèi)容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宋代:晏殊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zé)o寐。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碧紗窗里看慣了春花秋月,聽厭了梧桐夜雨點(diǎn)點(diǎn)滴滴敲打著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徹夜無眠。

  她日登上高樓眺望,天地寥闊,陰云密布,全無離人的半點(diǎn)蹤影,讓人更加憂傷憔悴?蓢@。∧菑d堂里燃著的紅燭,空自心長焰短,替人流著一滴滴相思的苦淚。

  注釋

 、俦碳啠杭幢碳啅N。綠紗編制的蚊帳。

 、谖嗤┮褂辏焊爬赝ン蕖陡┳印吩~: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蹮o寐:失眠。

 、苣繑啵和M,望而不見。

 、葶俱玻菏萑跷业臉幼。

  ⑥念蘭堂紅燭: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紅燭。

  ⑦心長焰短:燭芯雖長,燭焰卻短。隱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嘞蛉舜箿I:對(duì)人垂淚(蠟淚)。晚唐·杜牧《贈(zèng)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賞析

  此詞寫難以排遣、無所寄托的思念之情。情無所寄,相會(huì)無期,夜長無寐,只好移情于燭:明明是人心里難過,卻說蠟燭向人垂淚;明明是人心余力拙,卻說蠟燭心長焰短。這里,人即燭,燭即人。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開篇點(diǎn)題,說自與情人離別以來,音信遠(yuǎn)隔千里,惆悵的是,這一片深情無從寄去。以情語開篇后,作者接著以景寫情,“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寫的是:碧紗窗下,對(duì)著皎潔的秋月,臥聽淅淅瀝瀝的夜雨滴梧桐葉上。

  “幾回?zé)o寐”上承景語,點(diǎn)破相思,說的是:有多少回啊徹夜無眠!“碧紗”二句,代表不同時(shí)間、地點(diǎn)、景物,目的是突出“幾回?zé)o寐”四字。對(duì)月聽雨,本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寫表情的動(dòng)作,用于此處,思與境諧,表明主人公難以排遣的懷人之情。類似的意境有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上片泛寫別后相思,下片實(shí)寫此時(shí)此地的感受。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幾句寫的是:登上高樓極望,只見天空遼闊,層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樓高目斷”,另筆提起,與上片“幾回?zé)o寐”似接非接,頗有波瀾起伏之勢。“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一結(jié)三句,是全詞最精美之筆。以紅燭擬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贈(zèng)別》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同樣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蠟燭向人垂淚表示自己心里難過,但杜牧詩的著眼點(diǎn)“替人垂淚”而且“有心”,大晏詞則以“心長焰短”一語見長。那細(xì)長的燭心也即詞人之心,心長,也就是情長意長,思念悠長恨悠長;焰短,蠟燭火焰短小,暗示著主人公力不從心,希望渺茫。這三句景真情足,讀來只覺悱惻纏綿,令人低徊。

  這首詞妙于淡雅閑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廣告合作請(qǐng)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hào)-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電話:010-56762110 舉報(bào)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