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墨子智斗魯班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7-09 16:28:47

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墨子智斗魯班
墨子(約公元前468-376年), 名翟。傳說為宋國人,后長期居住魯國。春秋戰(zhàn)國時思想家、墨家創(chuàng)始人。
墨子自稱"賤人",曾做過工匠,精通機械,擅長制造戰(zhàn)爭中防御器械。當時,他與著名工匠公輸般(魯班)齊名。傳說墨子曾制做了一個"木鳶",可在空中連續(xù)飛行三天不落。墨子學說樸實無華,主張"兼愛",提倡刻苦學習,反對不勞而食,是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又主張"非攻",認為國與國相攻、家與家相奪、人與人相害,是一切社會禍亂之源。
辨論,是墨子的特長,他對古代邏輯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楚惠王準備重新恢復楚國霸主地位,擴軍備戰(zhàn)。他重用著名工匠公輸般即魯班為大夫,公輸般設(shè)計制造了一種攻城的工具"云梯",引起各諸候國的恐慌。
墨子聽說楚惠王準備攻打宋國,不顧個人安危,一人來到楚國,求見公輸般。公輸般問:"先生有何指教?"墨子說:"北方有一人欺負我,想借你的力量殺死他。"公輸般滿臉不高興:"這是什么話!"墨子說:"我送你十兩黃金 如何?"公輸般一擺手:"對不起,我不想殺任何人。"墨子立即行禮:"事情并非如此,我聽說楚國造云梯想攻打宋國,宋國有什么罪?楚國土地有余而人口不足,為何葬送不足的去奪有余的呢?寧可犧牲自己國家百姓的生命去奪別國土地,仁義何在?你明知攻宋代價慘重,卻不勸 阻,難道能說你是忠君之人?"
公輸般心服口服:"先生金玉良言。"于是答應墨子見楚惠王。墨子對楚惠王說:"楚國土地遼闊,物產(chǎn)豐富,宋國地少人稀。大王攻打宋國,好比丟了自己的豪華馬車去偷人家破車,自己的華貴衣裳不穿,非偷人家破衣爛衫一樣。您認為合適嗎?"
楚惠王無言以對,但又不愿放棄攻宋計劃,說:"公輸般已為我造好云梯,取勝絕對有把握。"墨子說"你能攻,我就能守,不信試一試? "于是解下身上皮帶圍成一圈當做城墻,又請人找來幾塊木板用做守城工具。
公輸般也想顯示 一下云梯的威力,于是二人展開了較量:云梯攻 ,則用火箭燒;用車 撞擊城門,則用滾木檑石砸;用地道攻,則用煙熏……。公輸般用了九套攻城方法,墨子都有辦法應對、一一破解,攻城方法用完了,墨子還有許多防守高招末用。公輸般不服:"我還有辦法攻你,不過我不說。"墨子答:"我也有辦法對付你,我也不說。"楚惠王聽得如云遮霧罩:"你們說的啥意思?"
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把我殺了,就沒人幫宋國守城了。其實我早派三 百學生守城了,他們每個人早已學會我的守城方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難以取勝。"
楚惠王深為墨子的大智大勇所折服:"先生說得有道理,請先生捎個口信給宋國,我決定不攻了。"于是,兵不血刃,墨子用他的知慧和膽略,制止了一場戰(zhàn)爭。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獲得( ) 簡略( ) 幻想( ) 透徹( ) 特殊( )
2、選詞填空。
模糊 含糊
。1)老師問小競膝蓋是怎么擦破的,小競不敢直說,就( )地回答了老師。
。2)"十一"長假我跟著家人去西安玩了一趟,可是回憶起來還是很( )。
3、修改病句。
。1)爸爸從外地新華書店給我買了幾本書籍,我捧起一本,就仔細地瀏覽起來。
。2)過生日時,許多親戚還有阿姨姑媽等人全都到齊了,只有舅舅、爺爺沒有趕得上。
4、墨子主張:"非攻",認為國與國相攻、家與家相奪、人與人相害,是一切社會禍亂之源。
請你從文章中找出相關(guān)的描述來。
5、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陳述句。
寧可犧牲自己國家百姓的生命去奪別國土地,仁義何在?
6、仿照例句,用"大智大勇"寫 一個句子。
楚惠王深為墨子的大智大勇所折服。
7、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墨子的( )
。1)精通機械,擅長制造戰(zhàn)爭 中防御器械以及"非攻"的學說主張(2)"非攻"的學說主張(3)強烈的愛國之心。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