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方法指導(二)(2)
來源:濟南家長幫 文章作者:大寶女王媽 2018-08-15 13:40:50

16、不會分段
段落是文章中表達意思的基本單位,通常稱為自然段。它在形式上有明顯的標志:開頭空兩格,一段結束就換行。
一篇文章可以分為若干段落,每個段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代表著文章表達中的一個步驟。分段的作用是:反映文章的內在層次,使文章的內容有條理、有步驟地表達出來。同時使讀者在換行的停頓中思考回味。
17、不會開頭
這里介紹幾種開頭的方法:
1、開門見山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開頭方法。它不拐彎抹角,開篇就寫到正題上。文章開頭或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交代寫作動機;或敘述或議論、抒情,靈活善變。
2、一語破的是議論文的一種開頭方法,即開篇擺出中心論點。
3、先聲奪人法。“哈!這模樣了!胡子這么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這種開頭給人自然之感。寫人物活動的開頭可用這種方法,如《家庭風波》、《一場球賽》、《一堂語文課》等。
18、不會過渡
文章缺少了過渡就會上下不順?梢杂靡痪湓掃M行過渡,可以設問過渡。
那么,通常在什么情況下使用過渡呢?文章情節(jié)發(fā)生轉折時常需要過渡。記敘文的記事的順序有順序、倒敘、插敘,一篇記敘文中如果有幾種敘事順序,那么在兩種不同的敘事順序之間需要進行過渡。
19、不會結尾
下面介紹幾種結尾的方法:
1、“自然收束法”是指一篇文章要記敘的事已經(jīng)敘述完畢,文章嘎然而止,不再發(fā)表議論。我們把這種有頭有尾的記敘文章的自然結尾,叫做“自然收束法”。這種方法多適用于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和一事一議的記敘文。運用此法能使文章結構完整,避免畫蛇添足,拖泥帶水。
2、“出人意料法”也是展開故事的一種結尾方法。即作者在故事情節(jié)或人物性格發(fā)展上布設疑陣,制造假象,駕馭讀者的感情,轉移他們的視線,使他們的視線,使他們對作品中本是合乎邏輯的發(fā)展感到意外。
3、“畫龍點睛法”是文章結尾的方法之一。它要求在結尾部分加一兩句精練的語句,點明中心大意,是感情升華,主題深化。
20、不知道如何照應
常見的照應方法有以下幾種:
1、首尾照應指開頭與結尾內容的關照呼應。它要求開頭的懸念,結尾要有解答;結尾寫的內容,開頭要有所交代。
2、時間照應是記敘文中常使用的寫作技巧之一?砂褧r間照應理解為記敘順序。即文章或按順序、倒敘、插敘、補敘來組織材料,或明顯地標出時間,或者借助語意表達形式,寫出時間順序來。但從作用和意義來看,時間順序與時間照應有本質的區(qū)別。時間照應在起到表明文章記敘順序作用的同時,更有其與文中情境有特殊照應的意義,它能表達出來某種曲折、隱喻、含蓄的復雜思想內容。
3、因果照應,實際上是寫作材料之間的內在邏輯照應。作者為突出文章的主題,在把握住材料之間的因果邏輯線索之后,常常按照材料的因果關系,在文章中對加以合乎因果邏輯的排列組合,從而在寫作技巧上巧妙而藝術地實現(xiàn),達到突出文章主題的材料之間的強大邏輯性。其主要表現(xiàn)在語意之間的內在照應上,一般是看不出文字標志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