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9-08 14:06:17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語文 六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卣归喿x(以篇帶篇)
這兒有一首小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大自然的語言》
戴巴棣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白云飄得高高,
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
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螞蟻忙著搬家,
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
春天來到人間。
大雁在編隊南飛,
不就像“省略號”一串?
大自然在藍天寫著:
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如果被砍倒,
你會把年輪發(fā)現(xiàn)——
一年只長一圈,
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你如果釣到大魚,
魚鱗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歲,
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
嵌在喜馬拉雅山巔。
這是在告訴人們:
那里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塊“漂礫”,
撒在江南的廬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
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
……
大自然的語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指名讀,齊讀。
。ㄆ撸┙處熆偨Y
同學們,大自然豐富多彩,大自然奧妙無窮,讓我們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并不斷破譯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nèi)祟惒拍芘c大自然和諧共處;也只有這樣,我們?nèi)祟惒艜幸粋溫馨安寧的家園。
五、教學反思:
這是前蘇聯(lián)科普作家伊林寫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科普性文章的重點應是弄清楚相關的科普知識,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只是透過課文掌握了幾種大自然的語言還遠遠不夠。因此,透過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圍繞課題去說清相關的知識并了解它們的重要作用以及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也應該是本課教學不可忽略的一點。
在學生認識并了解了大自然的種種現(xiàn)象后,我想學生對大自然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能學會利用自然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所以巧設一問:“假如你來到了大自然會怎樣運用這些文字呢?”同學們各自發(fā)表了看法,都能結合現(xiàn)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利用身邊的自然現(xiàn)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把學與用結合起來。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有相當?shù)牟蛔悖有許多需要修正和補充的地方,這將促進我以后的教學工作,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